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窦银银 |
答辩日期 | 2021-09 |
文献子类 | 博士后出站报告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匡文慧 ; 董金玮 |
关键词 | 城市绿地 城市公园 不同规模城市 遥感 GIS 全球 中国 |
学位名称 | 博士后 |
英文摘要 | 城市绿地空间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变化不仅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弹性可持续城市的核心要素,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时代“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城市中绿地空间、建筑物、广场和道路的镶嵌,使得城市绿地信息的遥感精细化监测面临挑战。同时,目前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的格局及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分析仍显不足。 本研究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利用LandsatTM/ETM/8OLI、高分影像等卫星遥感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城市绿地空间组分比例进行精细化遥感提取,形成了2000-2020年城市绿地空间制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0-2020年全球城市绿地空间的格局和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并揭示了全球典型国家人均城市绿地空间的状况。同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典型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和变化特征,揭示了中国典型城市建设绿化成效,并探讨了中国城市绿地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将加强对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和城市绿化状况的认识,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近二十年,全球典型城市绿地空间面积显著增加,城市绿地空间比例有所提升。2000年到2020年,城市绿地空间面积由6.54万km2增加到17.16万km2,城市绿地空间比例由27.36%上升到33.01%。与2000年原有城区相比,近二十年城市新扩展区绿地空间比例提高了10.46个百分点,达到了37.82%。 (2)全球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亚洲和北美洲是全球城市绿地空间增长的重点区域。2000-2020年,亚洲和北美洲城市绿地空间面积分别增长了4.31万km2和3.54万km2,占全球城市绿地空间增长总面积的40.58%和33.33%。欧洲、美国东部及加拿大的城市绿地空间比例相对较高,而亚洲、北非和南美洲城市绿地空间比例较低。 (3)人均享有的城市绿地空间具有全球不均衡性,部分低收入国家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全球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从2000年的23.14m2/人上升到2020年的40.47m2/人。高收入国家的城市绿地空间呈现高水平的配置,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高于50m2/人;部分低收入国家的城市人均绿地空间面积不足30m2/人。 (4)21世纪以来,中国292个城市主城区内绿地空间显著增长,绿地空间总面积从2000年的4539.79km2增加到了2020年的16564.42km2,增长了3.65倍,绿地空间占比有所提升。 (5)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绿化与生态城市建设得以重视,城市绿地配置比例不断提高。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主城区较其他地区具有更高的城市绿地空间比例,高于292个典型城市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 (6)2000-2020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扩展区的绿化水平显著提升,较2000年主城区绿地空间比例提升了17.13个百分点。北京、天津和南京等82个城市的城市扩展区绿化水平达到了高水平绿地配置标准。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80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178]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窦银银.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变化的多尺度特征[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