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社区社会资本对人口健康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顾丽娟
答辩日期2021-10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杨林生
关键词社区 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 健康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社区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除了个人特征外,社区环境在影响人口健康的水平与差异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国内学术界开展社区环境与人口健康的实证研宄还比较少见。本研宄从社区环境入手,重点探索了社区社会资本对人口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报告首先衡量了社区在解释人口健康方面的重要程度,并探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其次以老年群体为研宄对象,解析社区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及其互动可能对居家老人的身心健康形成的放大效应,并对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展开比较分析;最后以儿童群体为研宄对象,梳理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效应,摸清其作用机理,并对留守儿童群体与非留守儿童群体展开群组分析。主要结论有如下几方面: 1.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的社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有显著的地区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演变有所下降。社区在解释健康的差异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其贡献度在1.54%到22.7%之间。区域上,广东省的社区贡献度最高,上海市与河南省处于中等水平,甘肃省处于中低水平,辽宁省社区贡献度最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社区在解释健康差异方面的重要性在总体上有降低的趋势,但依然稳健。 2.低水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经济贫困的双重风险对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放大效应。农村地区的社区社会融合度较高,而城市地区居民具有较高的社会参与水平。经济水平与社会参与度显著相关。社会参与度、社区融合度的提高可以显著的改善城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而粘结型信任度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仅在城市老年人群中显著。低水平的社区社会资本与经济贫困可以通过物质的、社会的及心理学的途径对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产生放大化的不利效应。 3.社区融合度及学校满意度是经济水平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且这种关系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儿童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收入梯度差异,人均家庭收入越高,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社区融合度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冲由于人均家庭收入差距所导致的儿童心理健康差异,而学校满意度是人均家庭收入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中介变量。相比之下,社区安全度、社区信任度水平及家庭干预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在心理健康的得分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无显著的差异。社区融合度的遮掩作用对非留守儿童更强。而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仅显著存在于非留守儿童群体。
语种中文
页码78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183]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顾丽娟. 社区社会资本对人口健康的影响及机理分析[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