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风险防范区划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邓浩宇
答辩日期2021-12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欧阳竹 ; 尹云鹤
关键词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 风险防范 区划 云贵地区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事件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可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增加,可能导致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的危害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对该灾害链的有效防范。灾害区划是有效提高灾害风险防范科学性的手段。但由于灾害信息的复杂性,灾害危险性区划或风险区划难以在直接在一张图上提供全面的防范决策需求信息,有必要开展直接面向灾害风险防范决策需要的区划方法和技术研究。本文以常受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影响的云贵交界处五县区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灾害点密度法、指标体系构建、主成分分析、归一化加权等方法分析灾害链的触发性、易发性,承灾体脆弱性、暴露度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推理法评估了综合上述五大风险防范因子的风险防范指数。然后以三级流域分布、风险防范指数分布、各风险防范因子分布为依据,基于空间连续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与行政边界相结合原则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原则,划分了环境背景区、风险防范等级区、风险防范区,并根据各防范区特征及居民地与灾害点的位置关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研究区南部和东部是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中的触发因子一一极端降水最强的区域。 2.研究区东部以及各县区交界是灾害易发性最高的区域。具有降水充沛、低海拔高起伏度、草地和农用地覆被、土壤高度侵蚀或无土壤侵蚀、低岩石硬度、人类活动指数最高或最低、到路网距离最近、到水系距离最近等属性的区域是灾害易发区。 3.除东部的钟山区脆弱性最低外,承灾体脆弱性在东部、北部较高,西部、南部较低;暴露度在东部较高、西部较低;适应能力在东部、南部较高,在西部、北部较低。 4.共划分出3个环境背景区,18个风险防范等级区和19个风险防范区。风险防范等级区有5个等级,一级风险防范区(最高)分布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与其他县区的交界处,其余区域表现为东部高于西部的风险防范等级分布。风险防范区以触发性和易发性命名危险程度,以脆弱性和适应能力命名稳定程度,以暴露度命名重要程度。基于此,流域东部为4个高危不稳定重要防范区、3个高危稳定核心防范区,流域北部为5个中/低危不稳定重要防范区,流域南部为3个高/中危较稳定重要防范区,流域西部与中部交界为1个高危不稳定一般防范区,流域西部为3个中/低危不稳定一般防范区。 5.根裾各风险防范区特征共提出了五种风险防范建议方案。“初性建设优先”方案主要针对研究区北部和西部;“韧性建设+规避危险”方案主要针对会泽县、宣威市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两两交界处;“规避危险+规划迀移”方案主要针对钟山区和流域南部;“规避危险+规划迁移+韧性建设”方案主要针对流域东部非钟山区区域:“多项综合”方案主要针对宣威市北部和西部。
语种中文
页码61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193]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浩宇. 极端降水—地质灾害链风险防范区划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