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东南沿海典型区国土空间功能演化机理与优化途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邹利林
答辩日期2022-07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刘彦随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功能 生产—生活—生态 冲突 模拟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确保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功能是架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其定位、区划与优化是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先决条件。本报告在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基础上,依照研究内容的先后顺序及研究结果的承接关系,总结现有文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阐释国土空间功能的概念内涵及研究框架,构建国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并探索其应用逻辑,测度国土空间功能价值并分析价值结构特征,识别与诊断国土空间功能冲突以及模拟冲突演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途径。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是: (1)受困于长期以来的“两规”并行思维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土空间功能这一概念较少被学界所“提及”,针对相关成果的系统梳理也尚未报道。国外关于国土空间功能研究偏向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侧重于创新既有的知识框架以指导阶段性的规划实践。未来国土空间功能研究主要方向包括:一是全面生态化时代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理论建构;二是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权衡机制;三是新型全球化视野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内容拓展;四是深度智能化支持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技术革新;五是深度人本化导向下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理念转变。 (2)根植于西方区域规划实践的地域功能理论是衍生国土空间功能概念的逻辑起点,国土空间功能理论体系的构建须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内核,并着力突破既有研究对单一地域功能或空间系统的理论认知。国土空间功能研究需面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吸取中西方相关理论养分与空间规划经验以拓展国土空间功能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框架范式,基于全覆盖、全类型与全要素视角构建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集成自然与人文因素解析国土空间涌现的新内涵、新结构与新功能,阐述国土空间功能演化的过程、格局、机理与效应,探索建立国土空间多功能的协同权衡机制。 (3)国土空间功能表现为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效用,基于“三生”功能视角解构国土空间功能体现了中国在响应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理论创新。国土空间系统是一个由生态、社会与经济等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景观结构、用地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等类型,国土空间功能可划分为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与32个三级类。国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应用需遵循“战略引领、规划优先、零整结合、机会均等”的识别原则与逻辑路线。实证表明光泽县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空间的数量结构既体现了其农产品主导区的主体功能,也揭示生活功能以保障居住和交通需求为主。 (4)国土空间功能价值测度研究是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视角构建了对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具有普适意义的国土空间功能价值测度函数群。实证表明,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14.31%、44.54%、41.15%,涵盖了8种功能组合模式,超过90%的用地面积具有双重或三重功能,国土空间多功能性显著但空间功能区划较为混乱。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反复强调优化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的空间结构,倡导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并促使国土空间规划从以物质性生产空间规划为主导向以物质与非物质“三生”空间规划相协调转变。 (5)采用经典的多准则评价方法及依据国土空间功能类型与冲突程度,将冲突类型划分为8类冲突区,并且将冲突程度归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与严重失控4个级别。南安市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空间分布与面积构成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呈现出重叠、挤占、集聚与转化等特征,这暗示着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激烈的竞争与冲突。“三生”功能冲突“极化”特征显著,即一方面在高海拔林地区域集聚形成冷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又在社会经济活动活跃区域集聚形成热点。国土空间功能冲突区的空间分布、表现形式及冲突程度的差异性决定了冲突治理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6)依据排列组合规律,构建国土空间功能冲突识别与强度诊断的经验模型。结合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限制性条件及冲突状态,制定了约束转换规则,运用CA-Markov模型对未来三个规划末期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从模拟情景来看,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危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采取任何针对性的治理策略,国土空间功能冲突难以缓解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剧。为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退耕还林、增减挂钩、生态补贴、产业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等治理策略,促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向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语种中文
页码140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308]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邹利林. 东南沿海典型区国土空间功能演化机理与优化途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