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滴灌水盐调控滨海盐碱地原土造林人工林生态系统变化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琛
答辩日期2022-07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康跃虎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 水盐调控 滴灌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细菌 林下草本层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采用分阶段滴灌水盐调控,配合地下水位控制的砾石隔离层可在重度盐碱原土上快速地构建起人工林生态系统。该研究采用时空互代方法,对河北省曹妃甸的盐碱荒地和林龄4、5、6年的4个人工林地的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林下草本层植被特点进行了测试和对比,评价滴灌水盐调控原土造林对重度滨海盐碱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结构和水力性能得到改善,与盐碱荒地容重1.70 g/cm3、表土饱和导水率5.95×10−4 cm/min相比,人工林土壤容重随着林龄的增加降低至1.45 g/cm3,饱和导水率增大了8.25~49.6倍;(2)与盐碱荒地1.0 m深度土壤盐分ECe 21.6 dS/m相比,人工林土壤盐分降低至0.9–5.5 dS/m,林地土壤整体脱盐,成为非盐渍或轻度盐渍土;(3)得益于造林后林下凋落物层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增加,林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显著增高;(4)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点对盐碱荒地和不同林龄林地表现出显著的响应,从菌群系统进化距离角度可明显地分为盐碱荒地、4a人工林地、其他年限更长人工林地3类土壤细菌菌群,从门到属的水平上共有29个差异显著物种。盐碱荒地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盐分,影响林龄4年林地的因素是土壤pH,影响5年以上林龄林地的因素是土壤有机碳含量;(5)初步得到人工林下草本植物种群的演替规律:在适宜环境中通过物种不断适应环境和物种间相互竞争利用资源;在养分资源约束的环境中,优势种占据广的生态位,其他类群通过生态位差异,分化利用资源。该研究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进行农业生产和构建植被提供了参考。
语种中文
页码146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31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琛. 滴灌水盐调控滨海盐碱地原土造林人工林生态系统变化[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