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可持续转型的地理视角及其分析框架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胡晓辉; 张旭亮; 杨宇
刊名地理研究
出版日期2023-04-10
卷号42期号:04页码:1117-1129
关键词可持续转型 多层次视角 技术创新系统 地理视角 分析框架优化
ISSN号1000-0585
英文摘要近年来,“可持续转型”进入经济地理学研究视野,成为探索绿色技术发展动力、理解区域产业演化机制的新范式,形成了“转型地理”这一新兴脉络。然而,当前转型地理研究侧重“概念和分析框架单纯借用”的实证分析,缺乏多元视角融合,使其处于转型研究边缘位置,不利于学科自身发展。本文将转型研究中的多层次视角和技术创新系统同地理学视角下的语境敏感性、空间嵌入性和地方能动性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套既能对接主流转型思想,又能反映经济地理学科学问题的新分析框架。该框架强调:(1)区域可持续转型是一个语境-结构-能动性在多地理尺度上因果互动的演进过程;(2)转型地理性主要体现在新社会-技术系统嵌入旧体制社会空间的程度、能力、方式、过程和结果差异上;(3)转型对象是具体的,也是落地的,离不开地方能动性对旧社会-技术系统要素重组的社会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优化框架进行实际应用说明,并对未来中国转型地理相关议题进行了展望。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0390]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杨宇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2.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3.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5.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晓辉,张旭亮,杨宇. 可持续转型的地理视角及其分析框架优化[J]. 地理研究,2023,42(04):1117-1129.
APA 胡晓辉,张旭亮,&杨宇.(2023).可持续转型的地理视角及其分析框架优化.地理研究,42(04),1117-1129.
MLA 胡晓辉,et al."可持续转型的地理视角及其分析框架优化".地理研究 42.04(2023):1117-112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