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关中平原地区果园和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吴超玉; 王洋; 牛晓倩; 刘腾腾; 李键; 贾小旭
刊名中国土壤与肥料
出版日期2023-05-25
卷号N/A期号:05页码:158-163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碳库活度 关中平原
ISSN号1673-6257
英文摘要由于果树经济效益高,关中平原地区广泛推广农田转为果园。为明确关中平原地区农田转变为果园后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及土壤碳库指数的差异,采用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关中平原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果园和农田的土壤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0、20~60、60~100 cm土层中,果园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含量较农田分别增加了33.91%、49.95%和35.37%;与农田相比,果园显著增加了20~60和60~100 cm土层LOC/SOC值,提高了深层土壤碳库活性,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利用;在0~100 cm土层的垂直梯度上果园和农田L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果园的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均大于农田,增幅分别达6.12%和72.7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组分、碳库活度、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主要肥力因子如有效磷、速效钾相关性密切,可以作为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肥力的主要监测因子。研究表明,关中平原土地利用方式从农田转变为果园,将有效活化深层土壤的固有碳库,促进有机碳的分解与利用,土壤性能向良性发展。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477]  
专题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贾小旭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4.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超玉,王洋,牛晓倩,等. 关中平原地区果园和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特征[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N/A(05):158-163.
APA 吴超玉,王洋,牛晓倩,刘腾腾,李键,&贾小旭.(2023).关中平原地区果园和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特征.中国土壤与肥料,N/A(05),158-163.
MLA 吴超玉,et al."关中平原地区果园和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特征".中国土壤与肥料 N/A.05(2023):158-16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