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中抗炎组分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范信晖; 李科; 杨一丹; 秦雪梅; 李震宇; 李雪琴 |
刊名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1 |
卷号 | 52期号:10页码:1346-1356 |
关键词 | 黄芪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APS-Ⅰ APS-Ⅱ 抗炎活性 |
ISSN号 | 1007-6611 |
DOI | 10.13753/j.issn.1007-6611.2021.10.016 |
英文摘要 | 目的从黄芪中分离得到两种多糖,分别对两种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抗炎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总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膜分离法得到两种多糖APS-Ⅰ和APS-Ⅱ。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APS-Ⅰ和APS-Ⅱ的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两者的单糖组成,通过红外(IR)及甲基化分析对APS-Ⅰ和APS-Ⅱ的结构进行表征。将巨噬细胞株RAW264.7培养于含不同浓度APS、APS-Ⅰ和APS-Ⅱ的培养基,MTT法筛选合适的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诱导巨噬细胞株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应用不同浓度APS、APS-Ⅰ和APS-Ⅱ处理被LPS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株RAW264.7,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碳(NO)、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APS由APS-Ⅰ(大于2 000 kD)和APS-Ⅱ(10 kD)组成;两者均由鼠李糖(Rha)、葡萄糖(Glu)、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和半乳糖醛酸(GalA)5种单糖组成,APS-Ⅰ中Rha, Gal A,Glu, Gal, Ara的比例为0.1∶0.39∶17.2∶13.4∶1;在APS-Ⅱ中为0.14∶0.14∶24.04∶9.6∶1;红外光谱显示APS-Ⅰ以β型糖苷键为主;APS-Ⅱ同时包含α型糖苷键和β型糖苷键;甲基化分析显示两者单糖残基的主要连接方式不同,分别为:→4)-D-Glu-(1→,→6)-D-Gal-(1→,→4)-L-Ara-(1→和→4)-D-Glu-(1→,→3,5)-D-Glu-(1→,→3,4)-D-Gal-(1→。MTT实验表明APS、APS-Ⅰ和APS-Ⅱ在0-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与空白对照相比,1μg/ml LPS可显著上调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NO、TNF-α和IL-10的表达(P<0.05)。应用APS、APS-Ⅰ和APS-Ⅱ干预,可抑制促炎因子NO和TNF-α表达上调,促进抑炎因子IL-10表达上调(PAPS>APS-Ⅱ。结论 APS-Ⅰ的体外抗炎活性优于APS-Ⅱ,可作为潜在的抗炎药物进行开发。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项目编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2962) ;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5085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0800)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603D311101) ; 山西省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201605D211030,201705D211020) |
源URL | [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57391]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3.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范信晖,李科,杨一丹,等. 黄芪多糖中抗炎组分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52(10):1346-1356. |
APA | 范信晖,李科,杨一丹,秦雪梅,李震宇,&李雪琴.(2021).黄芪多糖中抗炎组分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52(10),1346-1356. |
MLA | 范信晖,et al."黄芪多糖中抗炎组分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52.10(2021):1346-13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