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提高电解液浓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朱兆武; 张旭堃; 苏慧; 张健; 王丽娜 |
刊名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
出版日期 | 2022 |
卷号 | 11期号:11页码:3439-3446 |
关键词 | 全钒液流电池 钒电解液 高浓度 稳定性 储能 |
ISSN号 | 2095-4239 |
DOI | 10.19799/j.cnki.2095-4239.2022.0329 |
英文摘要 | 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为单一钒元素各价态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避免了不同元素离子通过膜渗透产生的交叉污染,电池循环次数高,使用寿命长。全钒液流电池非常适合电站削峰填谷、新能源发电储能和偏远地区供电等。但受钒离子溶解度的限制,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浓度相对较低,导致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电解液储罐体积大,钒电池更适用于静态储能系统,而较难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而电解液成本高也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本工作基于各价态钒离子在不同酸度和温度条件下在传统H_2SO_4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总结了通过引入添加剂、改变支撑电解质和构建混合相电解液以提高钒电解液浓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种类添加剂在高温下稳定V(V)的作用机理,不同酸作为支撑电解质对V的溶解性及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合相电解液对于稳定电解液的内在机制。重点分析了最近研究报道的新型高浓度钒电解液,展望了大幅提高钒电解液浓度的可行性及研发方向。综合分析表明,改变传统H_2SO_4支撑电解质,如HCl/H_2SO_4等体系的开发,是大幅提高钒电解液浓度、增大电池能量密度比较有前景的研发方向。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资助机构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2053) |
源URL | [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57484]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 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兆武,张旭堃,苏慧,等. 全钒液流电池提高电解液浓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11):3439-3446. |
APA | 朱兆武,张旭堃,苏慧,张健,&王丽娜.(2022).全钒液流电池提高电解液浓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储能科学与技术,11(11),3439-3446. |
MLA | 朱兆武,et al."全钒液流电池提高电解液浓度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储能科学与技术 11.11(2022):3439-344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