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CH_3Cl在ZnO(001)和ZnO(10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亚卓; 战金辉
刊名过程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22
卷号22期号:02页码:240-248
关键词一氯甲烷 氧化锌 吸附反应 第一性原理 过渡态
ISSN号1009-606X
英文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建立ZnO(100)和ZnO(001)表面的吸附模型,计算了吸附能、电荷密度、态密度以及过渡态等参数,研究了CH_3Cl在ZnO不同表面、不同位点、不同吸附方式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H_3Cl在ZnO(100)和ZnO(001)表面的吸附过程均为化学吸附。当CH_3Cl整体吸附时,CH_3Cl分子中的Cl原子可以与ZnO表面的Zn(2a)原子生成ZnCl键,CH_3Cl在ZnO(100)表面的吸附能比在ZnO(001)表面的吸附能更低(-0.57 eV vs.-0.42 eV),体系更稳定;并且CH_3Cl在ZnO(100)面吸附后,Cl原子的3p轨道态密度峰向左移动,且靠近费米能级处的峰值降低,表明Cl原子在吸附过程中提供电子,与Zn形成更稳定的相互作用。当CH_3Cl解离吸附时,甲基自由基中的C原子可以分别与ZnO(100)表面的O(2a)和O(3a)吸附,CH_3Cl解离吸附在Zn(2a)和O(2a)原子处的吸附能为-1.09 eV,在费米能级左侧O 2p轨道和C 2p轨道存在3个共振峰,证明C原子和O原子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而在Zn(2a)和O(3a)原子处的吸附能为-1.02 eV,且费米能级右侧O 2p轨道和C 2p轨道存在1个共振峰,表明C和O原子存在反键作用。过渡态的计算结果表明,CH_3Cl解离吸附在Zn(2a)和O(2a)位点的过渡态能垒比在Zn(2a)和O(3a)位点更低(1.69 eV vs. 2.06 eV),因此CH_3Cl解离吸附反应倾向于在ZnO(100)表面上相邻的Zn和O原子之间发生。
URL标识查看原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1875255)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57542]  
作者单位1.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亚卓,战金辉. CH_3Cl在ZnO(001)和ZnO(10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 过程工程学报,2022,22(02):240-248.
APA 张亚卓,&战金辉.(2022).CH_3Cl在ZnO(001)和ZnO(10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过程工程学报,22(02),240-248.
MLA 张亚卓,et al."CH_3Cl在ZnO(001)和ZnO(10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过程工程学报 22.02(2022):240-24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