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1的可溶表达及抗原活性鉴定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闰年2; 张纯2; 吴佳奇2; 张耀1; 张宇翔1; 张路瑶1; 余蓉2; 刘永东1
刊名过程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23
卷号23期号:3页码:472
关键词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of serotype O structural protein VP1 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 RNA-interacting domain (RID) soluble expression immune response O型口蹄疫病毒 结构蛋白VP1 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 RNA作用结构域(RID) 可溶表达 免疫反应
ISSN号1009-606X
英文摘要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一旦大规模爆发会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灭活病毒疫苗是目前防控口蹄疫的最有效手段,但传统灭活疫苗存在病毒逃逸、生产成本高等诸多局限。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免疫原性好且安全性高,是发展新型口蹄疫疫苗的重要方向。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因含主要抗原表位,而成为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诊断试剂的开发热点。与真核系统相比,原核表达系统生产周期短、易于放大生产、成本低廉,更适于动物疫苗的开发,但VP1采用原核系统表达会形成无活性的不溶包涵体。本工作中首次同时融合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和RNA作用结构域(RNA-interacting Domain,RID)两种助溶标签来实现FMDV VP1 (O型/MYA/98)在原核系统中的高效可溶表达。首先采用PCR (聚合酶链反应)重叠技术,以pET-28a(+)为载体构建了RID-SUMO-VP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在18℃下通过1 mmol/L IPTG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4 h后,融合蛋白RID-SUMO-VP1高效表达,可溶表达比例达79%,而融合SUMO或RID单一标签的VP1仍主要表达为不溶的包涵体。然后采用硫酸铵两步沉淀法对工程菌的破碎上清进行纯化,得到纯度为93%的RID-SUMO-VP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表明其能够与O型FMDV阳性小鼠血清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ID及SUMO双标签融合策略能极大提高VP1在原核系统中的可溶表达效率,且表达的VP1具备良好的抗原性,这为开发新型FMDV免疫诊断试剂和安全高效的亚单位疫苗奠定了良好基础。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60538]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四川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闰年,张纯,吴佳奇,等. 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1的可溶表达及抗原活性鉴定[J]. 过程工程学报,2023,23(3):472.
APA 王闰年.,张纯.,吴佳奇.,张耀.,张宇翔.,...&刘永东.(2023).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1的可溶表达及抗原活性鉴定.过程工程学报,23(3),472.
MLA 王闰年,et al."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1的可溶表达及抗原活性鉴定".过程工程学报 23.3(2023):47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