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适应性及后备潜力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杨华; 徐勇; 周侃; 王丽佳; 徐琳
刊名地理学报
出版日期2023-09-25
卷号78期号:09页码:2128-2146
关键词土地资源 建设用地适宜性 实际建设用地适应性 人类活动 青藏高原
英文摘要青藏高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厘清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空间对于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促进人口与产业的空间优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基于模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格局—过程”耦合分析框架,评价了青藏高原全域的建设用地适宜性,使用实际建设用地适应性指数和垂直梯度指数解析了1990—2020年实际建设用地对适宜性评价结果的适应性过程及其内部限制因素,测算了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建设用地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欠适宜和不适宜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0.13%、4.04%、7.00%、9.34%和79.50%,青藏高原建设用地适宜性以不适宜等级为主;(2) 1990—2020年青藏高原实际建设用地对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平均适应性在80%以上,实际建设用地总体适应建设用地适宜空间的分布特点,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 1990—2020年青藏高原对适宜性评价结果低适应的实际建设用地以农村居民点、交通运输用地和特殊用地为主,城镇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占比快速升高,青南高原、川西高山峡谷区和祁连山区的建设用地受到高程和坡度的双重限制,而藏北高原、冈底斯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海拔;(4)青藏高原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面积为12.4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1%,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9928 m2/人,柴达木盆地的后备适宜建设用地资源最为丰富。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青藏高原生态移民搬迁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8786]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徐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华,徐勇,周侃,等. 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适应性及后备潜力评价[J]. 地理学报,2023,78(09):2128-2146.
APA 杨华,徐勇,周侃,王丽佳,&徐琳.(2023).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适应性及后备潜力评价.地理学报,78(09),2128-2146.
MLA 杨华,et al."青藏高原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适应性及后备潜力评价".地理学报 78.09(2023):2128-214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