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高寒草甸冻融循环期CO_2通量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陶国启; 陈之光; 张立锋; 赵亮![]() ![]()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3 |
卷号 | 43期号:21页码:9010-9023 |
关键词 | 冻融循环 生态系统呼吸 青藏高原 涡度相关 高寒草甸 |
英文摘要 |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典型的季节性冻土分布区,近年的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的土壤冻融及其生态系统碳排放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揭示土壤冻融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呼吸(R_e)的影响,于2016和2017年利用涡度相关和微气象系统对三江源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通量和环境要素进行了观测,重点探讨了季节性冻融循环(Seasonal Freeze-Thaw Cycles, SFTC)对R_e的影响,并分析了昼夜冻融循环(Diurnal Freeze-Thaw Cycles, DFTC)诱导R_e的绝对和相对增量(ΔR_(FTC (p)),R_(FTC (p))/R_(min))及对R_e的标准化效应值(lnRR_p)。结果表明,在土壤冻结期R_e维持在低水平,而在春季冻融循环期和融化期冻土逐渐融化,T_(s5)和SWC的上升促进了冻土有机碳转化为CO_2,使R_e升高。春季冻融循环期的R_e相对冻结期明显升高了65.2%,并且春季冻融循环期的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Q_(10))达到5.53,明显高于其他时段。2016和2017年春季冻融循环期的ΔR_(FTC (p))分别为0.023和0.017 mg CO_2 m~(-2)s~(-1),R_(FTC (p))/R_(min)分别达到3.90和3.39,lnRR_p分别为0.207和0.119,即DFTC对R_e的影响较明显。SWC是影响春季冻融循环期内ΔR_(FTC (d))、lnRR_d和R_e日均值的最主要因素,而土壤温度日较差(ΔT_(s5))和土壤日最低温度(T_(s5min))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结果说明,春季冻融循环期的R_e,Q_(10),ΔR_(FTC(p))和lnRR_p较高可能与三江源高寒草甸较高的ΔT_(s5)和SWC有关,由于春季冻融循环期R_e对温度升高特别敏感,并明显受到了DFTC的影响,在气候变暖及DFTC频繁发生的背景下,三江源高寒草甸春季冻融循环期可能会释放更多的CO_2。 |
源URL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1762]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陶国启,陈之光,张立锋,等. 三江源高寒草甸冻融循环期CO_2通量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23,43(21):9010-9023. |
APA | 陶国启,陈之光,张立锋,赵亮,唐艳鸿,&古松.(2023).三江源高寒草甸冻融循环期CO_2通量变化特征.生态学报,43(21),9010-9023. |
MLA | 陶国启,et al."三江源高寒草甸冻融循环期CO_2通量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43.21(2023):9010-90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