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厌氧环境对25种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及渗氧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何孟轲; 杨俊兴; 郭雨乐
刊名植物生理学报
出版日期2023
卷号N/A页码:1-12
关键词湿地植物 根系 渗氧 孔隙度
DOI10.13592/j.cnki.ppj.100805
英文摘要为探究厌氧条件对不同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及渗氧能力的影响,明晰湿地植物在厌氧湿地环境下的适应性特征,以便优化人工湿地植物配置设计,本研究选用25种自然湿地植物,通过模拟厌氧湿地环境的静态琼脂培养,研究不同湿地植物生物量、根茎比、根系形态、渗氧量与孔隙度的变化,并对植物根系渗氧量与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水培条件相比,在琼脂培养条件下, 21种湿地植物地上部生物量减少了9.09%~32.00%,而25种湿地植物根部生物量均增加,增加范围为15.38%~233.33%。25种湿地植物在琼脂条件下的根茎比范围为0.10~0.71,除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外,其他湿地植物的根茎比均高于水培条件。在厌氧条件下,不同湿地植物根长下降范围为3.54%~54.28%,并表现出主根变粗、侧根数量减少等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厌氧环境。此外,琼脂培养条件下湿地植物通气组织发达,根系孔隙度提高1.95%~14.10%,根系渗氧量也显著增加3.84~36.63μmol·株~(-1)·d~(-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根系渗氧量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并可通过线性方程模拟。大叶象耳慈姑(Aquarius macrophyllus)根部生物量[0.27 g (DW)]及渗氧量(106.36μmol·株~(-1)·d~(-1))均为25种植物中最优,可作为湿地设计中的优势植物。综上所述,琼脂培养条件下湿地植物通过改变根系形态结构、提高孔隙度及渗氧量来适应厌氧环境。保持较高生物量及渗氧量的植物可作为优势湿地植物,为人工湿地植物配置提供设计思路。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375]  
专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杨俊兴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孟轲,杨俊兴,郭雨乐. 厌氧环境对25种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及渗氧能力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2023,N/A:1-12.
APA 何孟轲,杨俊兴,&郭雨乐.(2023).厌氧环境对25种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及渗氧能力的影响.植物生理学报,N/A,1-12.
MLA 何孟轲,et al."厌氧环境对25种湿地植物生长状况及渗氧能力的影响".植物生理学报 N/A(2023):1-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