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近60年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曦泽; 杨丽虎; 宋献方 |
刊名 | 湖泊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23 |
卷号 | N/A页码:1-19 |
关键词 | 黄河上游 水沙变化 人类活动 梯级水库 土地利用 |
英文摘要 | 由于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影响,黄河上游干流水沙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为探究黄河上游水沙变化情况,基于黄河上游5个水文站1964—2019年水沙、遥感影像等数据,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累积距平曲线和双累积曲线等突变检验方法和小波分析法,对黄河上游水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水沙关系曲线及线性回归法等方法估算人类活动和气候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并着重讨论梯级水库建设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河上游玛曲-小川段流域内降雨量和径流量变化幅度不明显,贵德站、循化站、小川站1986—2019年年均输沙量分别减至1964—1985年的9.8%、24.6%、38.8%,输沙量大大减少。黄河上游玛曲-小川段径流量突变多在1986年,输沙量突变多在1969、1986、2004年,径流量存在8、16、22 a周期,输沙量存在4~8、18~21、27 a周期。2)1969年后,河流输沙能力增强,水沙关系显著改变。在不同时段内,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在1987—2019年贡献率为66.3%,对输沙量变化在1970—1986、1987—2004、2005—2019年的贡献率为72.96%、70.73%、69.7%。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干流水沙影响占据主导因素。3)刘家峡水库淤积最为严重,单库运行期水库淤积量为2.39亿t,排沙比变化范围为1.39%~10.7%。梯级水库联调使得径流量在1964-2004年间减少47.8%,1964—2019年间梯级水库减沙94.8%,梯级水库对输沙量影响远大于对径流量的影响。4)1980—2020年间,草地面积增加了1880.03km~(2),增幅3.1%,有利于减少输沙量,草地拦沙效益大于截流效益。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420] ![]() |
专题 |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杨丽虎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曦泽,杨丽虎,宋献方. 黄河上游近60年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湖泊科学,2023,N/A:1-19. |
APA | 张曦泽,杨丽虎,&宋献方.(2023).黄河上游近60年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湖泊科学,N/A,1-19. |
MLA | 张曦泽,et al."黄河上游近60年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湖泊科学 N/A(2023):1-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