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异速生长方程的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评估及预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林静; 刘宇; 苏常红 |
刊名 | 生态学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23 |
卷号 | N/A页码:1-11 |
关键词 | 碳储量 樟子松 异速生长方程 半干旱区人工林 |
英文摘要 | 造林固碳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范围覆盖了从内蒙古东部到黄土高原的广大半干旱区。评估和预测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有助于提升对我国半干旱区人工林的增汇效应的认识。选择位于内蒙古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收集了研究区所处地带的7个异速生长方程,结合样地调查获取的单木树高、胸径和树龄调查数据,评估了樟子松2022年的碳储量,预测了2030年、2040年、2050年及2060年的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树高、胸径随树龄的增加整体呈现出“慢-快-慢”的增长趋势,分别在18年生、16年生接近最大值;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胸径、树高类似;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植被碳储量和增汇功能在20年生左右趋于稳定;2022年樟子松人工林碳密度为0.23~0.87 kg·m~(-2),2030年为1.2~3.4 kg·m~(-2),年均变化为1.3 kg·m~(-2);2040年,樟子松人工林碳密度为1.3~3.7 kg·m~(-2),10年间,年均增加0.1~0.3 kg·m~(-2);2050年,人工林碳储量为1.41~3.7 kg·m~(-2),增长率为0.08%~0.4%;2060年,樟子松碳密度仍然为1.4~3.7 kg·m~(-2)。7个异速生长方程得到的碳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对森林碳储量的估算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多方程比较十分必要。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380] ![]() |
专题 |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刘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林静,刘宇,苏常红. 基于多异速生长方程的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评估及预测[J]. 生态学杂志,2023,N/A:1-11. |
APA | 林静,刘宇,&苏常红.(2023).基于多异速生长方程的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评估及预测.生态学杂志,N/A,1-11. |
MLA | 林静,et al."基于多异速生长方程的半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评估及预测".生态学杂志 N/A(2023):1-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