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新冠疫情时空传播精细预测、模拟与风险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黄强
答辩日期2023-06
文献子类学术型学位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裴韬
关键词多源大数据 精细疫情建模 疫情预测 疫情情景模拟 疫情风险分析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英文摘要2019 年开始的COVID-19 疫情已被国际卫生组织确定为百年一遇的重大疫情。截止2023 年2 月,全球已有6.75 亿人感染,687 万人死于疫情。空间上,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均有疫情报告,在时间上,疫情以及后续影响还将持续较长时间。此外,随着Omicron 等新冠变异毒株的出现,疫苗并没有完全遏制住疫情,疫情防治也更加困难。自2022 年12 月起,中国政府陆续放松防疫管控,民众正在逐步恢复正常生活,但后期新冠疫情,乃至其他传染病,仍然是人类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新冠防控研究的意义在于回顾过去的防疫政策,并为疫情开放时代的防控工作提供支持。针对新冠疫情的研究浩如烟海,但经过长达三年的实践和经验教训,未来的防控应该走精细疫情防控的道路,即缩减政策波及到空间与人群,提升政策的指向性。精细防控包括疫情预测、政策模拟和风险分析三个部分,利用地理大数据对其进行建模和分析,有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政策。然而,应用大数据进行疫情建模面临着重重困难,首先,新冠病毒本身具有传播方式复杂和传播概率高的特点,其次,新冠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了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传播场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新冠疫情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时空过程,这为疫情建模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的疫情建模研究受限于技术、数据和计算环境,因此存在不足:(1)预测模型的精度不高,空间尺度较大,无法体现人群移动接触的动态特性,以及空间异质性和人群结构异质性;(2)政策模拟限于早期疫情,未考虑精细的防控政策;(3)疫情风险评估未考虑人群移动接触、建筑环境以及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移动轨迹。随着大数据和建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为详细的人口流动与空间数据,如信令、POI、建筑结构等,以及智能体、人工智能等建模技术,满足了精细防控研究所需的数据和方法,为研究精细化疫情防控提供了机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精细疫情防控建模,通过模型实现疫情预测、政策模拟和风险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精准防控,减少政策的波及,提高防控政策的针对性。本文的主要内容:(1)使用多源大数据建立北京的实时移动接触网络,记录每个人的移动接触信息(如接触时间、地点、对象)、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和建筑信息(如楼层、面积、功能、兴趣点数量、类型);(2)在移动接触网络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原始毒株和变异毒株的防疫需求,分别建立群体型模型和个体型模型。(3)以北京新发地海鲜市场疫情和天堂超市酒吧疫情为例,阐述疫情的暴发背景和特点,并量化两次疫情的主要干预措施,估算预测情景参数,预测感染者数量和空间分布,最后建立一系列政策情景,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4)从人群移动接触与建筑环境的视角出发,提出三种计算风险的方法,即建筑物通风量为核心的建筑环境传播风险,以人群移动接触为核心的累积接触风险,以感染者和密接者轨迹为核心的轨迹传播风险。以天堂超市酒吧疫情为案例,本文以建筑环境传播风险为基础,与累积接触风险组合为日常传染病风险,与轨迹传播风险组合为突发传染病风险,分析风险结果,找出高风险区域的分布,并对三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比较。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型模型对感染者数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吻合度高(R2 为0.734),并且空间分布结果与实际病例分布相似;(2)个体型模型具有较高的数量精度(R2 为0.951),能够详细展示感染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并在能在宏观和微观空间结果上反映疫情的扩散趋势,包括暴露发生的位置和感染者的住址分布等;(3)对新发地疫情进行的政策模拟结果表明,有针对性的人口流动限制和核酸检测都能够减少疫情规模,但人口流动限制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疫情传播的空间范围,而核酸检测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感染者数量;(4)针对天堂超市疫情的政策模拟结果表明,时空密接追踪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感染者数量和推迟疫情高峰时间,但如果未完全“锁定”与疫源地有关的所有人群,即使使用核酸普筛和强制感染者隔离等常规防疫措施,也无法避免疫情暴发;(5)日常传染病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高风险区域并不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比如北京站、西单等,而是接触人数较多的高风险人群居住地,如住宅、商住一体建筑等,风险值分类统计结果显示,风险值最高的建筑类型是办公楼,其次是住宅和商场,风险值最高的年龄段是30-39 岁,其次是40-49 岁和50-59 岁,男性的风险值略高于女性;(6)突发传染病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风险区的空间分布与确诊病例的空间分布是相似的,图像结构相似性指标SSIM(StructuralSimilarity)为0.779,但高风险区域集中在疫情发源地附近,而且距离疫情发源地越远,划定风险区的偏差也越大,风险值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最高风险的建筑功能类型是办公楼、住宅和商场,风险值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 岁,其次是40-49、30-39 和50-59 岁,男性的风险值仍略高于女性。论文的主要创新性:(1)建立了群体型与个体型疫情模拟模型,模型能考虑移动、接触与场所的异质性,具有较高的数量与空间精度,并且能展示多样化的结果;(2)实现了北京新发地市场与天堂超市疫情的政策量化、疫情预测与情景模拟,对这两次精细干预措施的量化模拟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后期的新冠疫情,甚至其他传染病;(3)提出了三种疫情传播风险计算方式,相比于以往以人群流动为主的风险计算模型,本研究的风险模型分别基于建筑空间环境、人群移动接触和感染者轨迹,从不同的视角计算了多源大数据环境下疫情风险,找出了不一样的高风险区域和人群。
语种中文
页码121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85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强. 新冠疫情时空传播精细预测、模拟与风险分析-以北京市为例[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