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河三角洲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与入海过程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赵忠贺
答辩日期2023-05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张宪洲 ; 刘高焕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农业面源污染 TN 和TP 入海系数 流域划分 土壤侵蚀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加剧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与排放也因此进入较高水平,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和运移机理复杂,对其监测和模拟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黄河三角洲农业水平发达,但粗放的耕作方式使得面源污染大量排放,给当地经济发展和陆海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限制和威胁。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作为研究区,以农业氮、磷排放为研究对象,量化面源污染,结合土地利用、子流域控制范围、影响因素等,分析研究区的氮、磷污染风险,并探讨氮、磷污染物的运移、入海过程,以期为黄河三角洲的农业面源污染管控防治提供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基于土壤侵蚀模型和污染负荷模型,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侵蚀和吸附态氮、磷污染风险。吸附态污染物主要吸附于土壤颗粒,并随着水土流失、降水径流发生迁移,因此研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探讨研究区内1995 至2020 年土壤侵蚀情况,并结合流域划分结果和土壤表层氮、磷污染物含量,推算分析对应时期研究区内吸附态污染。1995 年研究区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主要聚集在研究区中部,2020 年的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主要聚集在西南部的胜坨镇、董集镇、龙居镇等区域;在污染负荷方面,吸附态氮、磷主要受到降水聚集、耕地变化的正相关影响。(2)基于输出系数法,分析研究区溶解态氮、磷污染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污染风险。考虑研究区的溶解态污染主要来源,通过输出系数法确定多年的溶解态氮、磷污染风险,并与吸附态污染结合推算各年总氮、总磷污染负荷。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划分和变化斜率法,确定1995 年至2020 年TN、TP 的污染主要聚集在居民地和耕地范围;TN 污染负荷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TP 污染负荷减少的区域则分布在内陆地区;并且TP 污染增加的面积多于减少的面积,与TN 污染的变化相反。(3)基于反距离函数法和河道迁徙过程推算TN、TP 的入海过程。分析研究区的入海污染物监测通量,解析污染入海通量的月度变化。TN、TP 的入海过程分解为坡面运移与河道运移,分别受到坡面衰减与河道衰减的影响。坡面衰减通过阻力面和反距离函数法推算确定,主要受到植被截留和距离因素的影响;河道衰减则通过坡面衰减结果和入海通量确定,主要受到河道是否存在水生植物生物以及河道距离的影响,并结合各河段进行验证。最终结合土地利用确定研究区内城乡工矿居民地的TN、TP入海系数为5465.26kg·km-2·a-1 和99.13kg·km-2·a-1 , 耕地的TN 、TP 入海系数为295.71kg·km-2·a-1 和42.65kg·km-2·a-1,以此对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重心进行确定。研究表明,应对黄河三角洲农业面源污染,可以考虑控制土壤侵蚀以实现对污染物流失的防治;在入海处与TN、TP 污染负荷和分布的重点区域间增加植被覆盖,以加强土壤稳定性并促进坡面对污染物的截留衰减,追求减轻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在人工河道中增加水生植物生物,增强河道衰减功能,以实现降低黄河三角洲面源污染入海量,实现对研究区、莱州湾、渤海的入海面源污染管控,最终为我国其它近海陆源的面源污染的统筹管控研究提供建议,向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语种中文
页码96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917]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忠贺. 黄河三角洲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与入海过程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