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湿地水文变化对越冬雁类栖息地的影响机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滕佳昆
答辩日期2023-05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苏奋振 ; 于秀波
关键词水文变化 雁类 栖息地 鄱阳湖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专业地理学
英文摘要水文过程和物种分布动态的关系是湿地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是湿地健康的关键指示物种。水鸟栖息地分布变化受到水文变化引起的多种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环境要素相互之间存在复杂关系。有鉴于此,建立越冬雁类适宜栖息地模型,开展不同水文情势下雁类适宜栖息地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将对理解湿地生态系统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贡献,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提取和计算结合实地调查数据、GPS数据,分析水文变化对植食性水鸟栖息地变化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 (1)越冬雁类在正常水文年份的分布更为广泛,这与平水年洪泛区面积较大有关,而在干旱年和洪水年的分布更集中。 (2)在干旱和洪水年,植被生长的雁类可取食阶段扩大,以应对过高或过低水位带来的食物短缺。水位异常(干旱或洪水)将导致栖息地适宜性下降,洪水年的影响更为明显。 (3)三峡大坝运行以后,越冬雁类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越冬雁类适宜栖息地向湖心移动,尤其是在雁类到达鄱阳湖前期(9-10月)。越冬雁类栖息地的变化与鄱阳湖变干的趋势有关。 (4)碟形湖在洪水年和干旱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水文异常条件下,管控碟形湖比连通碟形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语种中文
页码102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921]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滕佳昆. 湿地水文变化对越冬雁类栖息地的影响机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