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镉低累积水稻品种的鉴定筛选与分级安全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亮
答辩日期2023-05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廖晓勇
关键词 低累积水稻 耕地 安全利用 低成本 精准化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我国耕地土壤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局部区域镉等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镉在全国的点位超标率高达7.0%。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易于吸收累积镉。近年来,“镉大米”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前我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仍存在治理成本较高、精准化实施水平不足等现实问题。本研究以镉低累积水稻品种应用为核心,瞄准当前我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中“低成本技术集成”和“精准化落地应用”两方面难点,通过系统调查、田间试验和工程实践,重点开展镉低累积水稻品种降镉效应与调控机理、镉低累积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方法、镉污染耕地精准分级安全利用方法等研究。现已取得如下研究结果: (1)镉低累积水稻品种平均降镉率约为58%,其具有根际弱活化、根系低吸收、茎节强阻隔的多过程生理阻隔机制,该过程受品种类型、土壤条件和田间管理的共同影响,某些条件会表现出镉低累积特性不稳定的特征。 (2)建立了标准化的镉低累积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方法体系,镉低累积水稻品种的鉴定需对籽粒镉含量、籽粒镉富集系数、籽粒产量和表型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以筛选降镉效果优良、不减产以及稳定性较强的优质镉低累积水稻品种。 (3)叶面阻控剂降镉率在20.4~41.6%,中、低风险可实现水稻的安全生产;在高风险区,叶面阻控剂和碱性底肥联用可确保水稻达标生产。叶面阻控剂、碱性肥料及其联合技术,具有成本效益和可负担性,常态化管控,农户满意度较高。 (4)镉低累积水稻品种应用需根据适用阈值和污染程度等配以叶面阻控剂或碱性富硅复合改良剂等不同措施,形成区域污染耕地分级安全利用集成模式。 (5)基于区域土壤特征和多情景修复数据,利用条件推理树模型,可实现不同污染风险阈值划分和技术模式精准匹配,确保区域性污染耕地的安全生产,并有效降低总成本。 本文研究将为镉低累积水稻品种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镉污染耕地低成本、精准化安全利用提供思路借鉴,对于推动我国受污染耕地可持续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语种中文
页码93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92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亮. 镉低累积水稻品种的鉴定筛选与分级安全利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