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城市间人口逆向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形成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高苹
答辩日期2023-08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于秀波 ; 刘盛和
关键词人口逆向迁移 城市等级 非户籍迁移口径 一年间迁移口径 空间模式 形成机理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在持续40多年由乡村到城市、由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迁移大潮中,已悄然涌现出一种以“逃离北上广”、“返乡回流”等为代表的逆向迁移趋势。虽然目前我国逆向迁移规模较小,也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但根据国际经验,其发展前景较大,亟需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人口逆向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形成机理。首先,基于国际经验和既有理论,构建人口逆向迁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地级单元间的逆向迁移流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城市间人口逆向迁移的空间模式;此外,基于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解析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舒适性、重力因素等宏观区域因素以及年龄、职业、人力资本水平等微观个人因素对我国城市间人口逆向迁移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人口逆向迁移进行类型划分,提出分类引导人口逆向迁移的优化调控建议。以期推动“逆向”视角下的人口迁移理论发展,为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前瞻性的科学支撑。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逆向迁移人口在进行目的地地选择时,除了返回家乡外,可能根据城市间的相似经济联系,向低一个等级的城市阶梯式迁移;也可能根据城市间的互补联系,向低两个及以上等级的城市跳跃式迁移。在空间上,人口逆向迁移以近程的邻近式迁移为主,以远程的飞地式迁移为辅。此外,城市间人口逆向迁移形成机理的一般解释框架,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和舒适性因素等宏观区域因素和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微观个体因素。 (2)基于非户籍迁移口径的人口迁移以正向迁移为主,呈现跳跃式“向上迁移为主”模式,基于一年间迁移口径的人口迁移以逆向迁移为主,呈现跳跃式“向下迁移为主”模式。这表明,短期内的人口迁移流动存在明显的逆向迁移趋势。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的逆向迁移趋势还表现为“逃离北上广”浪潮、农名工返乡回流现象和江浙沪地区的“非转农”问题。 (3)从迁出来看,不论是非户籍迁移还是一年间迁移口径,重要的逆向迁移来源地均主要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尤其是省会及以上城市。从迁入来看,重要的逆向迁移目的地既包括经济较发达城市,也包括经济欠发达城市。其中,基于非户籍迁移口径的逆向迁移目的地以经济较发达城市的省会及以上城市为主;而基于一年间迁移口径的逆向迁移目的地以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城市为主。从迁移流来看,基于非户籍迁移口径的逆向迁移流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城市之间,呈现出以重庆市为核心向东部沿海城市飞地式扩散的“单核心扇形”格局;而基于一年间迁移口径的逆向迁移流以较发达城市向欠发达城市迁移为主,呈现出以北上广深等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邻近式扩散的“多核心放射状”格局。 (4)个体层次因素中,人力资本因素与生命历程因素对人口逆向迁移的影响较大;城市层次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人口逆向迁移的主要因素,但作用方向与传统人口迁移相反,自然舒适性因素尚未对逆向迁移形成显著的推拉合力。逆向迁移不符合重力模型,城市规模与距离因素的影响均不符合预期。 (5)对于城市变更型逆向迁移,经济较发达的新一线或二线城市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大城市周边城市要充分发挥卫星城市的功能,加强与中心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对于返乡回流型逆向迁移,要发挥县城的人口集聚功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近城镇化;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就地城镇化。对于追求舒适型逆向迁移,要凸显区域特色,发挥舒适性优势,增强人口甚至人才吸引力,培育新兴城市。
语种中文
页码113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938]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苹. 中国城市间人口逆向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形成机理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