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树轮资料重建历史时期干湿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红丽
答辩日期2023-08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王绍强 ; 张永香
关键词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专业地理学
英文摘要IPCC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明确的,与气温升高同时发生的是全球水文气候的变化,导致不同区域水文循环产生不同变化。区域尺度的干湿变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温度上升和降水不均使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尤其是干湿变化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探索历史时期的干湿变化及其可能机制,不仅能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分析气候演变特征,还为进一步探索干湿变化的物理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以及政府部门应对气候灾害、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的主要工作是基于树轮资料等代用指标,重建、反演地区/区域历史时期干湿变化状况。主要有以下三项研究工作: 第一,过去548年新疆阿克苏地区PDSI指数重建及干湿变化特征研究。阿克苏地区位于中国新疆西部,绿洲是该地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绿洲的稳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利用阿克苏地区的树轮资料,重建了过去548年(1466-2013年)前一年9月至当年3月的PDSI指数。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的干湿变化具有强烈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1514–1560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干旱期;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区逐渐湿润。与其他记录的比较显示,低频变化高度一致。气候变化机制的分析表明,研究区的干湿变化主要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 第二,历史时期干旱/极端干旱事件研究。干旱是对我国北方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长期影响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本研究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树轮年表和重建资料,利用主成分法分析提取了过去~200年的干旱事件。结果表明,树轮资料能准确地捕捉干旱事件的真实情况。从干旱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时空动态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丁戊奇荒和20世纪20年至30年代的干旱事件。结果表明,丁戊奇荒的严重程度要低于20世纪20年至30年代的干旱事件。气候机制的分析表明,丁戊奇荒与ENSO的发生高度相关,同时也受到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影响;而20世纪20年至30年代的干旱事件则可能受到更多大气环流机制的共同作用。 第三,中国0.5°×0.5°降水量重建。更长时间、更高质量和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数据对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树轮年表和历史文献资料,使用PPR方法和分段回归法,重建了中国1470-2000年4-9月的降水量。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的重建效果较好。与以往的重建结果在时空分布上都有很好的一致性。空间分析表明,重建降水量捕捉到了夏季降水的一般模式,并能描述中国历史时期的干湿变化特征。重建结果与历史时期几次比较著名的极端干旱事件高度相符,可以为当前气候变化的归因和极端事件的机理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语种中文
页码152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9939]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红丽. 基于树轮资料重建历史时期干湿变化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