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等收缩比的前体/进气道流向双乘波一体化设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邬婉楠; 肖雅彬![]() ![]() |
刊名 | 力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3-11-30 |
卷号 | 55期号:12页码:2844-2856 |
关键词 | 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 一体化 离散等收缩比 流管划分 双乘波 |
ISSN号 | 0459-1879 |
英文摘要 | 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是高超声速飞行的关键技术,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是前体与进气道在基准流场上的气动融合.针对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影响进气道性能的问题,文章基于局部收缩比处处一致的思想,提出了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实现了乘波前体/内转式进气道流向气动融合与遵循气动规律的变截面流道设计.将进气道的三维流场分解成一簇具有相同收缩比的三维流管,视每根流管侧壁为轴对称流场;以锥导乘波前体压缩后的非均匀流作为来流条件,以总压恢复为目标对每根流管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匹配激波反射位置将流管重新组合起来,流管的对应边界组成内转式变截面进气道.该设计方法适配任何已知的非均匀来流,可灵活控制唇口位置,且适用于任意形状之间的变截面转换.数值研究表明,依托该方法设计的一体化构型性能符合预期,出口流场均匀,具有优越的抗反压能力,且非设计点流场波系结构良好.离散等收缩比设计方法为腹部进气布局中前体/进气道一体化气动融合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分类号 | 二类 |
语种 | 中文 |
其他责任者 | 肖雅彬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3673]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 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邬婉楠,肖雅彬,王立尧,等. 基于离散等收缩比的前体/进气道流向双乘波一体化设计[J]. 力学学报,2023,55(12):2844-2856. |
APA | 邬婉楠,肖雅彬,王立尧,岳连捷,&杨理.(2023).基于离散等收缩比的前体/进气道流向双乘波一体化设计.力学学报,55(12),2844-2856. |
MLA | 邬婉楠,et al."基于离散等收缩比的前体/进气道流向双乘波一体化设计".力学学报 55.12(2023):2844-28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