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特殊 G 型类太阳食双星观测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孟芳斌
答辩日期2023-07-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朱俐颖
关键词G型食双星 磁活动 巡天 第三天体 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其他题名Observational Study of Special G-type Solar-like Eclipsing Binaries
英文摘要G型食双星具有和太阳相同的光谱型和内部结构。根据太阳发电机理论,太阳的磁场活动是由于外部对流、太阳自转和较差自转相互作用引起的。同理,G型食双星也应该具有和太阳类似的磁活动现象。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大型巡天项目的运行,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数据资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G型食双星系统。并且这些食双星分布在赫罗图上不同的位置,有些系统还处于关键的演化阶段,例如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等。其高精度的测光和光谱数据为探索恒星演化与磁活动特征提供了助力。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对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介绍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首次对G型食双星V2769 Ori进行了多色光变曲线分析。用Wilson-Devinney方法获得了测光解。结果表明,V2769 Ori是一个质量比为 q=0.162,相接度为 f=55% 的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V2769 Ori的全食特征表明我们得到的测光解是可靠的。利用所有可获得的光极小时刻,构建并分析了O-C图。轨道周期分析显示出长期的周期减少,其速率为dP/dt = −1.24 × 10−6 天/年和周期性振荡,周期为8.77年。长期的周期减小可以解释为两子星之间的物质转移以及角动量损失的共同作用。随着轨道周期的减小,内外临界洛希瓣的收缩导致相接度增大,双星系统最终可能合并为一颗快速自转的单星。周期性振荡可能是由于存在一个暗淡的第三天体的光时轨道效应的结果。 2.首次对G型食双星NY Boo进行了详细的测光和光谱分析。采用交叉相关函数的方法,利用LAMOST和SDSS光谱获得了目标的视向速度曲线,推导出双星系统的质量比为 q=0.139。SDSS光谱的CCF轮廓和轨道周期分析表明存在一个第三天体。利用所有可获得的极小时刻构建了O-C曲线,轨道周期分析表明除了长期的减少外,还存在由于第三天体光时轨道效应引起的周期性振荡。当第三天体的光度贡献与CCF轮廓一致时,第三天体与双星对是非共面的,此时第三天体质量为 m3 = 0.31 M⊙。用Wilson-Devinney程序分析了TESS的光变曲线,结果表明NY Boo是一个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相接度为f=73%。光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可以通过黑子模型来很好地解释。随着轨道周期的减少,轨道收缩引起相接度增大,NY Boo最终可能会由于动力学不稳定性发生合并。对周期长期减少的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统计发现,NY Boo是轨道周期衰减最快的。快速收缩发生在具有非共面第三天体的内层双星中,使得 NY Boo 成为一个研究双星合并的重要目标。
学科主题天文学
语种中文
页码0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6390]  
专题云南天文台_双星与变星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孟芳斌. 特殊 G 型类太阳食双星观测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云南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