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气压氦气预电离直流辉光放电二维仿真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在浩3,4; 刘颖华3,4; 许博坪3,4; 尹培琪3,4; 李静2; 王屹山3,4; 赵卫3,4; 段忆翔1; 汤洁3,4
刊名物理学报
出版日期2024-01-05
卷号73期号:1
关键词预电离 流体模型 直流辉光放电
ISSN号10003290
DOI10.7498/aps.73.20230712
其他题名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e-ionized direct-current glow discharge in atmospheric helium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

基于二维流体模型,研究了大气压下预电离对短间隙和长间隙直流辉光放电的影响.对于两种放电,随着预电离的增强,带电粒子分布沿着放电方向逐渐向阴极偏移,使得阴极位降区不断收缩.从垂直放电方向来看,正柱区、负辉区和阴极位降区的宽度都不断增大,电子、离子密度的分布更加均匀.对于电场而言,随着预电离的增强,阴极位降区电场的纵向分量分布逐渐向阴极收缩,阴极附近的电场整体降低且分布更加均匀.电场的纵向分量分布逐渐减小,同时电场区域逐渐向壁面收缩.维持电压和放电功率都明显地降低.此外,随预电离的增加,短间隙放电中的压降始终集中在阴极位降区,而在长间隙放电中的压降由阴极位降区逐渐转移至正柱区.仿真结果表明,预电离能够有效增强放电均匀性,并降低放电维持电压和能量消耗.该工作对进一步优化电极配置和等离子体源的运行参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7240]  
专题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_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汤洁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分析仪器研究中心
2.淮阴工学院数理学院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在浩,刘颖华,许博坪,等. 大气压氦气预电离直流辉光放电二维仿真研究[J]. 物理学报,2024,73(1).
APA 刘在浩.,刘颖华.,许博坪.,尹培琪.,李静.,...&汤洁.(2024).大气压氦气预电离直流辉光放电二维仿真研究.物理学报,73(1).
MLA 刘在浩,et al."大气压氦气预电离直流辉光放电二维仿真研究".物理学报 73.1(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