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易发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灾害韧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白惠文; 师满江; 曹琦; 宁志中 |
刊名 | 自然灾害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4-02-15 |
卷号 | 33期号:01页码:30-41 |
关键词 | 地震易发区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分析 灾害韧性 四川省 |
DOI | 10.13577/j.jnd.2024.0103 |
产权排序 | 2 |
英文摘要 |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地震易发区的传统村落正面临来自地震、气象和地质等多维灾害的侵扰。选择四川省地震易发区内17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围绕灾害韧性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构建涵盖了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建筑和区位6个维度的传统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研究区传统村落在不同空间分布下的灾害韧性水平。研究区内传统村落主要沿河(沟)谷地带分布,按地形特征,可分为高原山地区和平原丘陵地区传统村落,两者在地理区位、地形起伏度及集聚程度上皆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研究区传统村落灾害韧性整体偏低,且空间差异性显著。高原山地区约83.33%的传统村落处于低或较低的灾害韧性等级,仅在文化和建筑2个维度上的韧性水平高于平原丘陵地区,而平原丘陵地区传统村落在社会、环境、生态和区位4个维度上的韧性水平均高于高原山地区。研究构建了一套针对地震灾害易发区的传统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提升传统村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3258] ![]() |
专题 | 期刊中心_中国生态旅游 |
通讯作者 | 师满江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白惠文,师满江,曹琦,等. 地震易发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灾害韧性评价[J]. 自然灾害学报,2024,33(01):30-41. |
APA | 白惠文,师满江,曹琦,&宁志中.(2024).地震易发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灾害韧性评价.自然灾害学报,33(01),30-41. |
MLA | 白惠文,et al."地震易发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灾害韧性评价".自然灾害学报 33.01(2024):30-4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