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聿卿; 葛永刚; 陈兴长; 曾璐; 梁馨月; 冯鑫 |
刊名 | 地质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24-02-23 |
页码 | 1-16 |
关键词 | 泥石流 危险性 活动特征 金沙江流域 |
ISSN号 | 1671-2552 |
产权排序 | 1 |
英文摘要 | 开展危险性评价是灾害多发区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金沙江流域主要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构造背景复杂,山地灾害多发,近年来因水电工程开发建设而逐渐引起学者关注。因此,本文以金沙江流域的泥石流为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和GIS技术,获得了金沙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的2551条泥石流流域,并基于泥石流活动特征开展泥石流危险性评价,通过ROC检验以及空间聚类分析,完成了金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研究结果显示:(1)金沙江流域上游段泥石流并不活跃,以低中频为主,高频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下游段,尤以涛源镇至巧家段发育最为集中;(2)最有利于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因素为:15~35°坡度、地震分布最密集、软硬相间的碎屑岩组中;(3)金沙江流域内中高危险泥石流占比47.48%,接近一半;(4)其中东川-巧家段的高危险区存在高聚集度,与活跃断层高度重合,物源丰富,基本受活跃断层控制。研究获得的危险性区划图可为水力水电、交通廊道等工程开发建设中规避泥石流风险、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7906]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通讯作者 | 葛永刚 |
作者单位 | 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聿卿,葛永刚,陈兴长,等. 金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地质通报,2024:1-16. |
APA | 孙聿卿,葛永刚,陈兴长,曾璐,梁馨月,&冯鑫.(2024).金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地质通报,1-16. |
MLA | 孙聿卿,et al."金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地质通报 (2024):1-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