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Cd(2+)和Pb(2+)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脊尾白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谢嘉; 滕佳; 刘永亮; 杨顶珑; 曹瑞文; 陈丽竹; 王清; 李斐; 吉成龙; 吴惠丰
刊名海洋科学
出版日期2017
卷号41.0期号:005页码:27-33
关键词Cd2+ Pb2+ 急性毒性 复合毒性 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
ISSN号1000-3096
其他题名Single and joint acute toxic effects of cadmium and lead on Palaemon carincauda
英文摘要近年来,中国近岸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作者通过研究重金属Cd~(2+)和Pb~(2+)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效应,为其养殖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测定方法,开展了不同浓度Cd~(2+)和Pb~(2+)对脊尾白虾96 h内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物暴露下,Cd~(2+)对脊尾白虾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38.699、33.110、9.719、3.650 mg/L,Pb~(2+)对脊尾白虾48、72、96 h的LC50分别为254.541、62.750、29.074 mg/L;Cd~(2+)、Pb~(2+)对脊尾白虾96 h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365和2.907 mg/L;在等浓度配比(1︰1)暴露下,Cd~(2+)和Pb~(2+)复合污染对目标生物在48、72、96 h暴露期间的毒性相加指数(additive index,AI)分别为0.155、0.068、0.258。综上所述,Cd~(2+)对脊尾白虾的毒性较Pb~(2+)更强,Cd~(2+)和Pb~(2+)对脊尾白虾的复合污染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058826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5037]  
专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谢嘉,滕佳,刘永亮,等. Cd(2+)和Pb(2+)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脊尾白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 海洋科学,2017,41.0(005):27-33.
APA 谢嘉.,滕佳.,刘永亮.,杨顶珑.,曹瑞文.,...&赵建民.(2017).Cd(2+)和Pb(2+)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脊尾白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海洋科学,41.0(005),27-33.
MLA 谢嘉,et al."Cd(2+)和Pb(2+)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脊尾白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海洋科学 41.0.005(2017):27-3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