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动物芳香烃受体通道的毒理机制及其早期监测(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Zhou Hailong1; Zhang Linbao1; Liao Chunyang1 ; Wei Shuangshuang2; Zheng Jiping2; Xue Qinzhao1
|
| 刊名 | 生态毒理学报
![]() |
| 出版日期 | 2010 |
| 卷号 | 5.0期号:1.0页码:9-17 |
| 关键词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水生动物 毒理机制 芳香烃受体通道 生物监测 |
| ISSN号 | 1673-5897 |
| 其他题名 | Advances on Toxicological Mechanism of AhR Pathway and Early Biomonitoring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Aquatic Animals |
| 英文摘要 | 过去30年,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由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导致的癌症患者不断增加.目前POPs已广泛存在于水生态系统中,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种群繁衍、群落结构等产生重要影响.虽然POPs对水生动物的毒理机制非常复杂,但研究表明其毒理机制主要通过芳香烃受体通道(Ah Rpathway)来进行调控.为全面理解水生动物AhR通道中每一个基因在毒理调控过程中的作用,论文从水生动物芳香烃通道的角度详细阐述了POPs的毒理机制,同时对水生动物中POPs的早期监测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未来POPs毒理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
| 语种 | 中文 |
| CSCD记录号 | CSCD:3998801 |
| 源URL | [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5099] ![]()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海南大学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Zhou Hailong,Zhang Linbao,Liao Chunyang,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动物芳香烃受体通道的毒理机制及其早期监测(英文)[J]. 生态毒理学报,2010,5.0(1.0):9-17. |
| APA | Zhou Hailong,Zhang Linbao,Liao Chunyang,Wei Shuangshuang,Zheng Jiping,&Xue Qinzhao.(20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动物芳香烃受体通道的毒理机制及其早期监测(英文).生态毒理学报,5.0(1.0),9-17. |
| MLA | Zhou Hailong,et al."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生动物芳香烃受体通道的毒理机制及其早期监测(英文)".生态毒理学报 5.0.1.0(2010):9-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