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先鹤1; 王秀君2; 韩广轩3![]() |
刊名 | 生态学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37.0期号:009页码:2698-2706 |
关键词 | 土壤CO2浓度 地表CO2通量 非生长季 土壤呼吸模型 黄河三角洲湿地 |
ISSN号 | 1000-4890 |
其他题名 | Dynamics of soil CO2 concentration and CO2 efflux in non-growing seas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tland |
英文摘要 | 土壤碳通量是全年性的过程,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生长季地上地下CO2动态变化研究相对缺乏这一现象,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及温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监测;为揭示该地区地表CO2通量与地下CO2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地表CO2通量、土壤CO2浓度及温度进行了两次同步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显著升高;相同深度下,秋季的土壤CO2浓度明显高于冬季。地表CO2通量和地表温度具有相似的日变化规律,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3.49~3.74。地表CO2通量与土壤CO2浓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或指数关系,利用其经验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秋冬季碳通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比较发现,所有模型拟合结果在季节变化上相近:最大值为0.44~0.57μmol·m~(-2)·s^-1,最小值为-0.18~0.01μmol·m~(-2)·s^-1,平均值为0.09~0.12μmol·m~(-2)·s^-1。本研究揭示了非生长季土壤碳的转化过程对滨海湿地碳循环的潜在影响。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328554 |
源URL | [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510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鲁东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先鹤,王秀君,韩广轩,等. 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J]. 生态学杂志,2018,37.0(009):2698-2706. |
APA | 王先鹤,王秀君,韩广轩,王钧漪,宋维民,&尤再进.(2018).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生态学杂志,37.0(009),2698-2706. |
MLA | 王先鹤,et al."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生态学杂志 37.0.009(2018):2698-27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