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温上升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郝彦菊; 唐丹玲 |
刊名 | 生态环境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0 |
卷号 | 19期号:8页码:1794-1800 |
关键词 |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chl-a water temperature thermal discharge Daya Bay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叶绿素a 水温 热排放 大亚湾 |
ISSN号 | 1674-5906 |
英文摘要 | 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建成运行.文章研究大亚湾长时期的生态和环境变化,分析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上升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网采浮游植物种类数目在1994年后减少了16种;1994--2004年间,网采浮游植物细胞相对密度以2.13×107m-3·a-1的速率下降,而在1985--2004年间核电站建站的下降速率为2.85×106m-3·a-1;与1982年和1994年相比,1998年的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中细胞个体相对较大的种的比重下降,细胞个体相对较小的种的比重上升;从1985年到2003年,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的上升速率为0.069mg·m-3·a-1,而1994年到2003年的上升速率加快,为0.076mg·m3·a-1.与此同时,大亚湾的水温在1994年后明显上升,海水盐度,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和营养盐在1994年后变化幅度也增大.研究结果揭示,核电站热排放导致的水温上升是影响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513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郝彦菊,唐丹玲. 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温上升的响应[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8):1794-1800. |
APA | 郝彦菊,&唐丹玲.(2010).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温上升的响应.生态环境学报,19(8),1794-1800. |
MLA | 郝彦菊,et al."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温上升的响应".生态环境学报 19.8(2010):1794-180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