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VB-FAH指数的黄海绿潮遥感监测及对比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郑翔宇1; 高志强1; 徐福祥1; 宁吉才1; 宋德彬1; 郑丙吉2
刊名海洋科学
出版日期2017
卷号41.0期号:005页码:71-79
关键词遥感监测 多源遥感数据 虚拟基线高度浮藻指数(VB-FAH) 绿潮 黄海
ISSN号1000-3096
其他题名Study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comparison of green tide in the Yellow Sea based on VB-FAH index
英文摘要目前绿潮遥感监测手段大多基于单一遥感数据,局限性很大,为了弥补监测中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低的问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结合虚拟基线高度浮藻指数VB-FAH(virtual-baseline floating macro Algae height)和人工辅助判读方法,对2015—2016年黄海发生的绿潮(大型绿藻——浒苔(Ulva prolifera))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利用两景同步影像比较了高分一号卫星WFV(GF-1 WFV)数据和资源一号04星WFI(CBERS-04 WFI)数据的监测结果,同时也对卫星影像监测和船载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BERS-04 WFI数据的监测结果与GF-1 WFV数据相比产生了15.3%~37.32%的相对偏差,主要原因是空间分辨率的差异导致的混合像元效应。对卫星影像监测结果与船测数据进行叠加对比,可以发现在Ⅲ级以上的绿潮数量级中卫星影像的监测精度较高。绿潮暴发的过程持续100 d左右,4月底—5月初绿潮开始在苏北浅滩浊水区出现,随着外界因素逐渐达到适宜生长的条件,绿潮不断生长直至暴发,并随黄海表层流向北漂移,直至山东半岛南部沿岸,7月份和8月份是绿潮的消亡阶段,8月中旬绿潮基本消亡。本研究成果提高了监测精度,可为绿潮的防控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058831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5277]  
专题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海岸带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山东即墨市国土资源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翔宇,高志强,徐福祥,等. 基于VB-FAH指数的黄海绿潮遥感监测及对比研究[J]. 海洋科学,2017,41.0(005):71-79.
APA 郑翔宇,高志强,徐福祥,宁吉才,宋德彬,&郑丙吉.(2017).基于VB-FAH指数的黄海绿潮遥感监测及对比研究.海洋科学,41.0(005),71-79.
MLA 郑翔宇,et al."基于VB-FAH指数的黄海绿潮遥感监测及对比研究".海洋科学 41.0.005(2017):71-7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