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应性循环的环渤海地区经济韧性演化分异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学波2,3; 李亚宁3; 马海涛1; 于伟3; 郭付友3 |
刊名 | 地理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24-05-10 |
卷号 | 43期号:05页码:1126-1145 |
关键词 | 经济韧性 适应性循环 演化分异机制 环渤海地区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适应性循环理论为地区发展路径和经济韧性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相关实证和案例研究仍需探索。本文基于适应性循环及区域经济韧性演化的因素和过程构建了环渤海地区经济韧性演化分异研究框架,在分析地区经济韧性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对地区经济韧性演化所处的适应性循环阶段进行判识,进而利用Weaver-Thomas模型对经济韧性演化的产业驱动力进行类型划分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经济韧性变化较大,各省市之间差异大;北京、天津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研究时段前期,山东省的经济韧性水平低于辽宁省,后期高于辽宁省;河北省相对较为稳定。(2)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发展路径和经济韧性演化处于开发—维持、维持—释放、释放—重组等阶段;开发—维持阶段的城市集中分布在鲁西、冀南等地;维持—释放阶段的城市占比达到40%,分布在辽宁、冀北等地;处于释放—重组阶段的城市数量较少且分布相对分散。(3)地区经济韧性演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以及适应性循环阶段具有协同演化的特征。产业构成及驱动以种植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数量最多,其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处于开发—维持阶段;产业构成及驱动以种植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产业组合为主的城市呈减少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缓慢,处于维持—释放阶段;仅以服务业为主要产业构成和经济韧性演化驱动的城市数量呈增长态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明显,处于释放—重组阶段。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5113]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马海涛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曲阜师范大学黄河生态研究院 3.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学波,李亚宁,马海涛,等. 基于适应性循环的环渤海地区经济韧性演化分异机制[J]. 地理研究,2024,43(05):1126-1145. |
APA | 张学波,李亚宁,马海涛,于伟,&郭付友.(2024).基于适应性循环的环渤海地区经济韧性演化分异机制.地理研究,43(05),1126-1145. |
MLA | 张学波,et al."基于适应性循环的环渤海地区经济韧性演化分异机制".地理研究 43.05(2024):1126-114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