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多柔性关节仿鱼推进系统优化与运动控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Lu Ben
答辩日期2024-05
文献子类博士
关键词水下仿生机器人 多柔性关节 性能优化 转向运动控制
英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研究学者在仿生机器鱼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运动性能优化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使其逐渐成为探索水下环境的重要载体。然而,与自然界的鱼类相比,仿生机器鱼在游动性能及运动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围绕仿生机器鱼的系统设计与建模、游动性能优化、快速转向控制策略设计以及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总结如下:

一、针对现有机器鱼系统无法兼顾高游动速度与低功耗的问题,通过结合柔性材料与多关节结构设计,提出了一种多柔性关节仿生机器鱼设计方案,并研制开发了原型样机。针对多柔性关节仿生机器鱼的平面运动,基于伪刚体模型与拉格朗日建模方法,构建了柔性机器鱼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并采用 Morrison 方程与升阻力模型分析了各部分鱼体所受的水动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搭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水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柔性机器鱼系统能够较好地兼顾游动速度与低能耗目标。

二、针对柔性机器鱼的游速与功耗优化问题,分别提出了面向仿生鱼体波、游速最优与功耗最优的关节刚度优化方法。首先,为了提高所设计机器鱼的仿生特性,提出了一种被动离散拟合方法,通过模拟自然鱼类的鱼体波曲线来获得关节刚度配置,使柔性机器鱼能够较好模仿生物鱼类的运动。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游动速度,提出了一种相位优化方法,将游速优化问题转化为关节相位优化问题,通过优化求解,有效提高了柔性机器鱼的游速。最后,基于动力学理论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柔性关节在降低机器鱼功耗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两阶段爬山算法与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功耗最优问题求解,有效降低了柔性机器鱼的功率消耗。经过仿真与实际测试,柔性机器鱼实现了 1.63 BL/s 的最高游速和 4.8 J/m 的最小 COT,具备较好的运动性能。


三、针对柔性机器鱼的转向控制与性能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向运动控制优化框架。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设计了三种机器鱼转向控制策略,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频率下需要调整控制策略以实现较好的性能表现。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柔性机器鱼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基于带约束迭代线性二次规划算法设计了转向性能优化方法,分别在静止状态与稳定运动状态下求解了最优转向控制律,有效提高了柔性机器鱼的静态与动态转向性能。最后,针对柔性机器鱼多性能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 NSGA-II 算法的优化框架,通过引入自适应性记忆空间,有效提高了算法运行效率,并得到了最优 Pareto 前沿,以实现多性能目标的平衡。仿真与水下实验验证了所设计优化框架的有效性。

四、针对柔性机器鱼的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路径优化与控制框架。首先,基于带约束迭代线性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了局部路径优化器设计,结合 A* 算法的路径导向能力与柔性机器鱼的动力学特性实现了局部避障路 径优化,得到了实数空间上的最优避障路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局部路径平滑方法,并求解了能耗最优的路径规划问题,得到了总能耗最低的全局路径以及关节刚度配置。最后,针对柔性机器鱼的跟踪控制问题,对柔性机器鱼的头部偏航角进行了周期性平滑,并基于可视距离视线导航法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柔性机器鱼的路径跟踪任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语种中文
页码164
源URL[http://ir.ia.ac.cn/handle/173211/57203]  
专题毕业生_博士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Lu Ben. 多柔性关节仿鱼推进系统优化与运动控制研究[D]. 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动化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