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植被NEP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顺富1; 赵宇鸾1,3; 李秀彬2; 杨谍1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4 |
卷号 | N/A期号:22页码:1-16 |
关键词 | 植被碳汇 喀斯特山区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中南半岛 |
DOI | 10.20103/j.stxb.202309151996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中南半岛的植被碳汇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关于该地区植被碳汇变化状况的研究相当有限,尤其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采用改进的CASA模型和土壤呼吸经验方程,结合多种遥感数据对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的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估算,并运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其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从植被NEP的时空变化来看,2000—2020年研究区的年均植被NEP呈波动下降,下降速度为2.66 gC m~(-2)a~(-1),岩溶区降速最快,在老挝、越南和柬埔寨尤为明显,达到了4.11 gC m~(-2)a~(-1);碳汇区的植被固碳总量降速较快,为5.17 TgC/a。(2)从植被NEP的驱动因素分析看,一是气温、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植被NEP的主要气候驱动类型;二是绝大部分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植被固碳总量的减少,另外,在林地和耕地不变的区域发现更大的植被固碳量下降;三是植被覆盖变化和海拔分布是影响植被NEP空间分异的主要自然驱动因素,土地利用变化、人口分布和土地开垦程度是主要人为驱动因素,并且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会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该区域的植被碳循环状况,并为其开展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6850]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赵宇鸾 |
作者单位 | 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顺富,赵宇鸾,李秀彬,等. 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植被NEP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J]. 生态学报,2024,N/A(22):1-16. |
APA | 杨顺富,赵宇鸾,李秀彬,&杨谍.(2024).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植被NEP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生态学报,N/A(22),1-16. |
MLA | 杨顺富,et al."中南半岛喀斯特山区植被NEP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生态学报 N/A.22(2024):1-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