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氮比物料添加对紫色土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黄川雄1,2; 姚致远2; 汪涛2![]() |
刊名 | 土壤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4 |
页码 | 1-14 |
关键词 | 室内培养 养分添加 碳氮比 激发效应 土壤酶活性 |
ISSN号 | 0564-3929 |
英文摘要 | 外源物料质量(碳氮比,C/N)可调控土壤激发效应,然而不同C/N物料添加对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以葡萄糖和硫酸铵为外源养分,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究不同C/N物料对长期秸秆配施无机肥后紫色土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不同C/N物料添加均产生正激发效应,但物料C/N为10时(CN10)的累积激发效应较C/N为50(CN50)和100(CN100)时显著降低了87.4%和93.7%。CN100和CN50处理较CN10显著提升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显著降低了可溶性总氮(TDN)含量。在培养14 d和43 d后,CN100处理较CN10均显著提升了α-纤维素酶(CBH)、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前两周累积激发效应与MBC、CBH、NAG、L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DN、(βG+CBH)/(NAG+LAP)(βG,β-葡糖苷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培养结束时累积激发效应与MBC、βG、CBH、NAG、LAP和(βG+CBH)/(NAG+L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DN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较低C/N物料能显著降低紫色土的激发效应,有助于土壤高效固碳;微生物主要通过调整关键酶活性来应对土壤环境中养分相对有效性的变化,进而调控激发效应。研究可为区域制定高效固碳的施肥方案,以及深入理解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8250]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川雄,姚致远,汪涛,等. 不同碳氮比物料添加对紫色土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J]. 土壤学报,2024:1-14. |
APA | 黄川雄,姚致远,汪涛,&黄琦舜.(2024).不同碳氮比物料添加对紫色土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土壤学报,1-14. |
MLA | 黄川雄,et al."不同碳氮比物料添加对紫色土激发效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土壤学报 (2024):1-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