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卢中秋3; 窦银银2; 王俊枝3; 郭长庆1,2; 柴玉坤3; 贺淑娟3 |
刊名 | 水土保持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24-08-15 |
卷号 | 44期号:04页码:247-256 |
关键词 | 主体功能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系统类型 修正的风蚀方程模型 土壤风蚀 |
产权排序 | 2 |
英文摘要 |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中国北方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揭示该区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及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为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气象和基础地理信息等数据,采用修正的土壤风蚀方程模型,揭示内蒙古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与土壤风蚀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剖析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及其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1)2000—2022年内蒙古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生态系统间转换强烈,生态系统类型转换总面积6 019.59 km2,以草地与荒漠以及耕地与林草的相互转化为主,2015年之后生态系统趋向稳定,各类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强度降低;(2)内蒙古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均土壤风蚀模数为56.39 t/hm2,按土壤风蚀量由大到小为荒漠、草地、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风蚀程度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和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等区域;(3)内蒙古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各类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的转换造成土壤风蚀量净减少了1.08×10~8 t,生态退耕、耕地开垦、草地质量提升、荒漠化防治和建设用地扩展造成土壤风蚀模数分别减少了0.11,0.23,0.66,0.84,0.68 t/hm2。[结论]应加强巩固内蒙古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治理成效,避免复垦与新开荒事件发生,促进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及高质量发展。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7866]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窦银银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卢中秋,窦银银,王俊枝,等.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对土壤风蚀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24,44(04):247-256. |
APA | 卢中秋,窦银银,王俊枝,郭长庆,柴玉坤,&贺淑娟.(2024).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44(04),247-256. |
MLA | 卢中秋,et al."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类型转换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 44.04(2024):247-2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