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网络构建与协同治理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杨欣3,4,5; 肖豪立3,4,5; 黄宸3,5; 王艺霏1,2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出版日期2024-09-09
卷号39期号:09页码:2155-2170
关键词土地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网络 网络治理 QAP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
产权排序4
英文摘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遵循“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框架构建生态网络、基于政府间政策文件构建社会网络的基础上,通过隶属关系将二者联系起来,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生态系统的“社会—生态”网络并探究其协同治理机制。结果表明:(1)生态网络形态上大体呈现“三横两纵”的形态分布,核心集中在湘赣边界山区,宜春、岳阳、九江、吉安和抚州市是网络中核心城市。生态网络结构较复杂,抗干扰能力较强;社会网络中,环境保护是区域合作的主要主题,武汉、长沙、南昌市是网络核心城市。(2)城市群“社会—生态”网络结构较紧密,但整体凝聚性较弱。网络核心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地理格局依然是影响区域间合作的重要因素。(3)通过社会、生态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匹配关系发现城市群社会治理与生态联系存在空间上“错配”关系,吉安、抚州等市存在“政府管理缺位”现象。(4)“司法+机制”网络矩阵和地理距离生态联系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城市群内部整体处于机制不完善、司法保障不健全的协同模式,单一主题的政策网络难以发挥成效。打破地域上的行政边界,强化合作机制和司法联系能够为区域协同治理提供有效机制保障。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7884]  
专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华中农业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
4.华中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所
5.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欣,肖豪立,黄宸,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网络构建与协同治理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24,39(09):2155-2170.
APA 杨欣,肖豪立,黄宸,&王艺霏.(2024).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网络构建与协同治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39(09),2155-2170.
MLA 杨欣,et al."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网络构建与协同治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39.09(2024):2155-217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