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静3; 秦公伟2; 苏雪萌3; 徐增让1; 成升魁1 |
刊名 | 水土保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4 |
卷号 | N/A页码:1-13 |
关键词 | 生态敏感性 土地利用 地形梯度 秦巴山片区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目的]秦巴山片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加强生态敏感性评价,揭示其地形梯度特征,对于山区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高地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方法]借助GIS技术,以土地利用/覆被、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综合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熵权法、空间叠置法等,评价区域生态敏感性,并进行敏感性功能区划。[结果](1)2000—2018年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呈现波动性变化,2010年以后生态敏感性有所降低;(2)水平方向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巴山山区县生态敏感性高于秦岭山区县;(3)垂直方向上,随着地形的增加,生态敏感性呈现“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态势;在海拔900 m附近最高;重度以上生态敏感性在地表切割深度75~200 m和坡度15°~25°分布面积最广;(4)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秦巴山片区分为重点建设区、适度开发区、水土保持区、一般生态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归纳各功能区土地利用和生态敏感性特征,并提出生态保护对策。[结论]未来要持续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坡度15°以上和中低地形位区域的山水林湖田草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7868] ![]() |
专题 | 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徐增让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3.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静,秦公伟,苏雪萌,等. 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24,N/A:1-13. |
APA | 张静,秦公伟,苏雪萌,徐增让,&成升魁.(2024).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水土保持学报,N/A,1-13. |
MLA | 张静,et al."秦巴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水土保持学报 N/A(2024):1-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