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对拉萨河谷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英凡 |
答辩日期 | 2024-06 |
文献子类 | 专业学位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何永涛 ; 武建双 |
关键词 | 西藏 农田 长期施肥 土壤肥力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农业管理 |
英文摘要 | 农牧业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长期的连续耕作和不当施肥,西藏河谷地区的农田面临着土壤养分逐渐降低的突出问题,不仅限制了当地农田土壤的肥力,进而制约了高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施肥是有效提升农田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为明确不同施肥对拉萨河谷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自2008 年开始的长期等氮施肥实验,根据2008~2022 年的连续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四种不同施肥(空白对照、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农作物产量与养分利用效率、农田土壤表层主要养分、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与稳定性的差异及其长期动态变化趋势。主要结果如下: (1)在氮肥等量施用下,油菜、冬小麦和春青稞3 种作物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的平均产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其中,作物产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3.48%、34.23%和50.21%,千粒重平均分别增加了10.36%、13.52%和16.81%,作物密度(除冬小麦外)平均分别增加了51.72%、28.71%,作物株高平均分别增加了8.77%、10.57%和18.44%,地上部总干重平均分别增加了61.90%、27.07%和35.36%。此外,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春青稞的氮磷钾养分总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分别提高了54.36%、41.33%和91.53%;2022 年以来,春青稞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也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分别提高了37.74%和82.74%。 (2)有机肥施用对农田土壤养分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相对于单施化肥,实验期间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分别平均增加了72.12%和57.17%、农田全氮分别增加了72.32%和41.04%、碱解氮分别增加了50.78 %和44.18%、速效钾则分别增加了206.98%和60.45%;且提升效果会随着施肥时间延长而愈加显著,2020~2022 年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15.75%~117.88% 和79.91%~ 87.42%,全氮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15.75%~117.88%和69.19%~78.47%,而碱解氮增加的比例则分别达到了62.39%~130.77%和98.82%~110.38%。从年际变化来看,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pH 值均随施肥时间呈上升趋势;而单施化肥处理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下降趋势,其中土壤速效磷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且土壤有酸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除土壤pH 值外,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与其他养分指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3)有机肥的施用显著增加了农田土壤团聚体中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0.25 mm 粒级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了分形维数,并显著促进了农田土壤中大团聚体的形成,并增强了其稳定性。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的大团聚体中的碳氮贡献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6.73%和39.88%,而在微团聚体中的碳氮贡献率则显著降低,降低的比例分别为25.20%和37.74%。以上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持续投入使用对西藏河谷农田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保育作用,而且其效应会随施用时间增加而愈加显著。因此应充分利用高原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在河谷农田区域继续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农田土壤肥力,促进西藏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65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8039]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英凡. 长期不同施肥对拉萨河谷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