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河流水位日变化及径流估算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岳蓬胜 |
答辩日期 | 2024-06 |
文献子类 | 专业学位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余国安 ; 李昌志 |
关键词 | 藏东南 水位监测 河道地貌形态 水位日变化 流量估算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资源与环境 |
英文摘要 | 藏东南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降水与产流高值区,区域战略地位突出,水量、水能资源丰富,生态与景观资源独特,但区域自然环境脆弱,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同时区域河流水文监测较为薄弱,相关数据资料十分匮乏。因此,深入认识区域河川径流时空分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区域水能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工程安全和长期运行,以及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控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探究藏东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本文针对雅鲁藏布江干流及帕隆藏布、易贡藏布、金珠曲等主要支流共十四个典型河段开展水位监测,基于河段小时分辨率水位监测数据的挖掘分析,明晰区域河流水位日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系统的野外踏勘调查获取河段地貌形态特征(大断面、河床坡降、河床物质构成),探究基于河道水位及地貌形态特征的流量估算方法及适用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从日小时水位分布特征来看,各河段日水位变差系数Cv季节变化大致呈“W”型分布,且非汛期Cv值高于汛期。除雅江干流奴下段与支流白马西路河无明显季节差异外,其余十二个河段相对水位日变幅 由汛期至非汛期均呈减小趋势。 (2) 各河段日水位涨落过程存在显著的季节(汛期和非汛期)变化和空间对比。雅江干流与其他河段日水位涨落过程总体上具有相反的季节变化特征。雅江干流两河段(奴下及帮辛)汛期日水位涨落过程较非汛期(汛前、汛后)晚;其他十一个非雅江干流河段(帕隆藏布干流米美村、波密及小老虎嘴段,帕隆藏布支流波堆藏布、曲宗藏布及拉月曲,易贡藏布干流及支流勒曲藏布,雅江支流金珠曲及察隅河桑曲和贡日嘎布曲两支流)汛期日水位涨落过程则早于非汛期。白马西路河日水位涨落过程无明显季节差异。 (3) 研究区各河段日水位涨/落历时也呈现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由汛期到非汛期,除白马西路河外,各河段日水位上涨历时呈增加趋势(相应地,回落历时呈减小趋势)。在日水位涨/落历时的相对长短上,汛期各河段较为一致,上涨历时均小于回落历时;非汛期则较为复杂,七个河段(帕隆藏布干流米美村、波密及小老虎嘴段,帕隆藏布支流波堆藏布及曲宗藏布,易贡藏布干流及支流勒曲藏布)上涨历时大于回落历时,两个河段(帕隆藏布支流拉月曲、雅江支流金珠曲)上涨历时仍小于回落历时,四个河段(雅江干流奴下及帮辛段、察隅河两河段)涨/落历时大致接近。白马西路河4-10月日水位上涨历时明显小于回落历时,11月则大于回落历时。 (4) 雅江下游墨脱附近河流(如白马西路河)水位日变化主要受降雨过程扰动而研究区其它河流(如易贡藏布支流勒曲藏布)则主要受冰雪消融过程影响。 (5) 在不同河流形态(冲积/山区河段)及相对水深条件下,不同径流估算模型的估算精度存在差异。在山区河流极浅水流( 84<1.2)状态下,Lopez(2007)式流速估算效果较好,而中浅水流(1.2< 84<4)与深水流( 84>4)时,Ferguson(2007),Rickenmann & Recking(2011)两式估算效果相对较好。冲积河流雅江干流奴下段流量估算采用修正后的张红武(2020)式,估算结果与奴下水文站实测数据相对误差~10%。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113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8049]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岳蓬胜. 藏东南河流水位日变化及径流估算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