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群体分异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殷悦
答辩日期2024-06
文献子类学术型学位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周侃
关键词人居环境满意度 影响因素 群体分异 青藏高原 高寒农牧区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人文地理学
英文摘要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作为农牧区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综合体,是农牧区家庭生存和福祉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不仅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衡量指标,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寒农牧区仍面临着人居环境滞后的严峻现实,生态系统稳定性偏低,易受自然与人为扰动影响而导致生态退化,加之居民聚落呈现低人口密度和零散式分布格局、居民生计资本脆弱,由此导致自然环境的强约束与人文环境的复杂特征,不仅制约当地人居环境改善、阻碍民生福祉的实现,过度的人居环境建设还将加剧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从农牧民主观感知视角的人居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是精准提升农牧区人居环境质量、增进农牧民福祉的科学前提,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人地关系可持续调控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构建包含地形与区位条件、气候与生态环境、房屋居住条件、环境卫生条件、一般基础设施、现代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文化环境、政策支持保障9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体系,基于1682户农牧民家庭问卷调查刻画人居环境满意度及要素特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主客体视角定量测度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从群体差异视角深入剖析农民家庭和牧民家庭对人居环境的敏感要素及聚落规模差异下影响因素的变化。 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对农牧民家庭人居环境满意度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满意度的总体特征。研究表明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满意度水平较高。受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居住在坡度和海拔、绿化、温度、湿度适宜,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农牧民家庭人居环境感知较好;受家庭分异的影响,年收入较高,家庭成员健康、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少数民族家庭对人居环境呈满意态度的可能性越大。(2)高寒农牧区家庭对各人居环境要素的满意度呈现显著差异。高寒农牧民对人居环境政策或精神文化等软性支撑的反馈优于对设施、服务等硬件支撑的反馈。对具体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农牧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最高,而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满意度最低,物流配送是农民家庭和牧民家庭感知差异最大的要素。(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人居环境满意度影响因素解析,表明高寒农牧民人居环境满意度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源条件等客体因素与家庭特征主体因素综合的直接影响。主体因素中,劳动能力较高、健康和高年收入的家庭对提升人居环境满意度有积极作用,而文化程度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客体因素中,基础设施、能源条件、污染治理、聚落环境、社会氛围均显著正向影响人居环境满意度。(4)基于对影响人居环境满意度间接效应的检验,揭示了政策条件通过社会氛围和能源条件两个中介变量,对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产生正向的间接作用。政策条件作为宏观的社会保障和政策补贴,对农牧民家庭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通过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政策条件通过政策补贴等激励政策促进社会氛围和能源条件感知的提升,间接提升人居环境满意度。(5)针对农民家庭和牧民家庭人居环境满意度影响因素对比,研究表明道路设施和出行条件、能源供给、供电条件等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是影响农民家庭和牧民家庭的共性因素。群体差异下农民家庭和牧民家庭对于人居环境要素的关注度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家庭关注交通出行、能源供给、住房宽敞度、文化娱乐服务等高质量生活的福祉实现,牧民家庭对邻里关系、住房安全、屋内供暖、政策保障、供电条件等生活刚需要素更敏感。(6)标准化配置模式嵌入到高寒农牧区聚落后,居民点的规模效应显著影响农牧民家庭对邻里关系和公共服务敏感性。随着居民点规模的扩大,农民家庭对邻里关系、治安条件等社会氛围的影响更加敏感,而牧民家庭中邻里关系则是持续显著影响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因素。此外,居民点的规模差异导致其设施配置标准下建设内容存在差异,随着居民点规模的扩大,农民家庭对公共服务的关注由医疗教育等刚性需求向购物、文娱等个性需求发生转变;而牧民家庭则呈现出对基础设施的重视以及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实际配置之间不匹配性的关注。 本论文优化了适应高寒农牧区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人居环境理论在高寒农牧区等特殊区域的实证研究,从居民感知视角揭示人居环境满意度现状与特征,探究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群体分异机制,并试图根据对薄弱环节、弱势群体的识别,从“居民需求定位-要素配置提升-系统优化重点”视角解析人居环境系统调适的需求和重点,为精准提升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福祉实现、促进青藏高原等高寒农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语种中文
页码130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8070]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殷悦. 高寒农牧区人居环境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群体分异机制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