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量化及实现路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岚 |
答辩日期 | 2024-06 |
文献子类 | 学术型学位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黄麟 |
关键词 | 草原生态系统 文化服务 供需关系 SolVES模型 实现路径 |
学位名称 | 硕士 |
学位专业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英文摘要 | 草原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不仅在提供肉、奶、皮毛及生产原材料等畜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起到防风固沙、水源涵养、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调节功能。此外,还具备生态文化旅游、传统民俗文化、草原康养、科普教育等多种重要的文化服务潜力。生态文明建设中,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并举、林草并重的当前时代,探索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Grassland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GCES)的潜力及其实现路径,既是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学术界亟待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 现有研究对于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内涵和构成尚未形成清晰的界定,且鲜少有研究进行草原文化服务的量化评估。相比于有形的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受其无形性、主观性和边界模糊性的挑战,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受限于数据可获得性和方法缺陷,当前对文化价值的量化多以直接的货币化为主,导致不同研究估算得到的文化服务价值的差异性极为显著,难以形成一致的认知,草原文化服务研究领域依然存在较大的空白,亟需开展深入研究。 本研究借鉴草原生态学、人地关系耦合等理论,参考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及其价值内涵与构成的相关界定,首先对GCES的构成进行分解,选择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作为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的典型对比研究区,依托众源数据、模型模拟、参与式制图等新技术手段,结合社会调查数据、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模型(Social Values for Ecosystem Services,SolVES),开展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潜在供给能力量化研究,引入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草原文化服务需求状况分析,进一步对供给端的供应能力和消费端的需求水平进行空间匹配分析,探究GCES供需匹配空间异质性,基于此探讨草原文化价值实现路径,以期促进草原生态系统及其相关传统文化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得到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草原区GCES综合价值差异明显,内蒙古高原71.38%的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GCES,26.99%为中等,GCES较低的区域占比仅0.83%;而青藏高原GCES较高的草原仅占11.31%,27.24%为中等,61.45%的草原较低。空间分布上,内蒙古GCES综合价值差异性不明显,而青藏高原GCES综合价值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GCES构成也存在分异,内蒙古高原GCES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旅游>精神信仰=科教历史>草原康养,青藏高原GCES由高到低排列为艺术表演=生态旅游>民俗风情=精神信仰=科研教育>文学创作=传统手工艺=物种观赏。 (2)不同草原区GCES需求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异显著。内蒙古高原GCES需求点自西向东均有分布,尤以中东部偏多,五个高需求辐射区域,即以额济纳胡杨林、居延海,以达拉特旗响沙湾旅游区、希拉穆仁草原、大召无量寺,以乌兰布统草原,以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旅游景区,以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湖为中心的辐射区域。青藏高原GCES高价值需求点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边缘沿线,东北部以“青海湖-塔尔寺”为中心,东南部以“九寨沟、稻城亚丁、黄龙、四姑娘山、海螺沟”为中心,南部以“布达拉宫、大昭寺、纳木措、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玉龙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虎跳峡”为中心,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由点辐射至面的文化价值需求格局分布。 (3)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GCES均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分别只有20.66%和26.05% 的草原区实现了供需平衡。内蒙古高原65.99% 的地区供大于求,其中,19.02%的地区供给远超需求,13.35%表现为供不应求。在95%显著性水平下,内蒙古高原的供应过剩区和需求过剩区各占26.03%和22%。青藏高原55.86%的地区表现为供大于求,其中,9.52%的地区供给远超需求,18.09%供给潜力较低。在95%显著性水平下,青藏高原的供应过剩和供应不足区域各占28.89% 和30.15%。 (4)GCES时空分布分异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内蒙古高原,距道路的距离、距水体的距离、地貌这三类要素贡献率整体上达到了80%左右,其中,距道路的距离对模型模拟结果的贡献率最高,对文化价值各个类型的贡献率均超过了50%。在青藏高原,海拔、气温、距道路的距离对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这三者的贡献率之和均超过了80%。因此,可达性的影响在内蒙古高原尤为突出,而海拔、气温、可达性几个因素共同主导影响了青藏高原GCES。 (5)GCES时空分异特征、供需关系及其驱动因素的差异使得GCES的价值实现路径具有区域特性。在内蒙古高原,GCES的实现途径包括生态旅游、开发专项文化产品、打造区域特色产品以及制定生态保护战略。在青藏高原,同样可以通过生态旅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创建民族文化特色产品以及制定生态保护战略来促进GCES的实现。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130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8104]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岚. 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量化及实现路径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