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锡林郭勒草原生产力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闫慧敏4,5; 谢格格4,5; 牛忠恩3,5; 刘桂环2; 杨艳昭4,5; 薛智超1; 王博宇4,5
刊名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出版日期2024-09-30
卷号15期号:05页码:1134-1146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天然草原正承受着放牧压力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双重影响。然而,人类活动尤其是草地生态保护工程对草地改善的贡献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MODIS卫星数据,利用VPM模型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产力影响的时空动态。2000–2020年锡林郭勒盟草地总体变绿,生产力年均显著增加2.66gCm–2yr–1(P<0.05)。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共同促进草地的变绿趋势,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5%及45%。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GPP变化趋势的相对贡献存在很大差异,在锡林郭勒盟中东部等草地生长较好的地区,气候变化是GPP上升的主导因素,其相对贡献度均在65%以上;在锡林郭勒盟西部草地生长较差的地区和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是GPP变化的主导因素,其相对贡献度均在60%以上。此外,草地生产力对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响应敏感,在2005年和2011年等政策实施的关键年份,草地生产力变化趋势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2000–2005年,风沙源治理和退牧还草等措施逐渐缓解了人类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压力,高质量草地植被生长明显改善。2005–2011年草畜平衡政策实施期间,由于生态补偿吸引力不足,部分牧民在限制放牧的情况下仍扩大了牲畜规模,其对高质量草地的生态影响尤为明显,导致了GPP显著下降。2011–2020年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奖励计划实施,总体上促进了锡林郭勒盟东、西部草地生产力恢复,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生态压力。本研究旨在为优化牧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形成草原保护良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持。
WOS关键词生态保护工程 ; 生产力 ; 放牧 ; 锡林郭勒盟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8154]  
专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牛忠恩
作者单位1.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3.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闫慧敏,谢格格,牛忠恩,等.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锡林郭勒草原生产力影响(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24,15(05):1134-1146.
APA 闫慧敏.,谢格格.,牛忠恩.,刘桂环.,杨艳昭.,...&王博宇.(2024).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锡林郭勒草原生产力影响(英文).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15(05),1134-1146.
MLA 闫慧敏,et al."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锡林郭勒草原生产力影响(英文)".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15.05(2024):1134-114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