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董俊巧1,3,4; 刘星才2,3; 李占玲1,4
刊名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出版日期2024
卷号N/A页码:1-13
产权排序2
英文摘要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本研究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高质量发展。
WOS关键词水资源 ; 水资源利用 ; 可持续性 ; 灰水足迹 ; 天山北坡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8139]  
专题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刘星才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筹)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俊巧,刘星才,李占玲.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4,N/A:1-13.
APA 董俊巧,刘星才,&李占玲.(2024).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N/A,1-13.
MLA 董俊巧,et al."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N/A(2024):1-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