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段南麓高寒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变化及其与家庭牧场管理的关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林丽; 李杰霞![]() ![]() ![]() ![]() ![]()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4 |
期号 | 22页码:1-13 |
关键词 | 退化草地恢复 牧区经济发展 草地退化原因 高寒嵩草草甸 |
英文摘要 | 以相同地形及气候条件下高寒嵩草草甸关键稳态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家庭牧场经营管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家庭牧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同牧场管理之间的耦合关系,解析导致牧场植物群落特征分异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根源,结果表明:(1)牧民的放牧管理同草地总生产能力及其年际间的稳定性存在关联关系,过度放牧可以导致植被生产能力降低,过低放牧强度会导致家庭牧场总收益降低。(2)研究区域绝大多数牧民控制草地处于牧草生产能力中等(优良可食性牧草产量(129.1±28.3)g/m2)、草地生产能力稳定性(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年际间的变异系数19.9%)较高和家庭牧场收益/投资比(1.69—1.74)较高的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加厚期。(3)家庭牧场经济行为符合小农场经济行为特征,研究区域家庭牧场草畜平衡补偿金仅占家庭牧场总收入的0.06%—1.25%,且该区草畜平衡补偿金同草地所处演替稳态无关。维持草地的高水平生态服务功能需要牺牲一部分牧场经济收入,导致牧民在牧场经营过程中更注重草地的生产服务价值。因此,牧民选择小嵩草草甸不同稳态作为该区主流植被是当地牧民对草地畜牧业生产成本和家庭收益权衡的结果。未来畜牧业生产及管理模式应从草地自身特征出发,依托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以提高草地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匹配度,同时以增加草地单位面积生产附加值为目标,从根本上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
源URL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2211]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林丽,李杰霞,李本措,等. 祁连山东段南麓高寒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变化及其与家庭牧场管理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24(22):1-13. |
APA | 林丽.,李杰霞.,李本措.,兰玉婷.,司梦可.,...&樊博.(2024).祁连山东段南麓高寒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变化及其与家庭牧场管理的关系.生态学报(22),1-13. |
MLA | 林丽,et al."祁连山东段南麓高寒嵩草草甸群落特征变化及其与家庭牧场管理的关系".生态学报 .22(2024):1-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