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惰性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左超; 罗彩云![]() ![]() ![]() |
刊名 | 草原与草坪
![]() |
出版日期 | 2024 |
卷号 | 44期号:02页码:96-105 |
关键词 | 高寒草甸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惰性碳 |
英文摘要 |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土壤惰性碳的影响,对于客观认识草地在减少大气CO2排放中的作用,制定草地碳增汇策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冬季自由放牧—冬牧、围封禁牧—禁牧、开垦播种燕麦—燕麦),采用梅花形5点采样法采集野外样品,结合室内酸水解等分析方法,对0~3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惰性碳进行分层研究。【结果】1)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冬牧最高(95.15g/kg),禁牧次之(70.56 g/kg),开垦播种燕麦最小(54.44 g/kg)。冬牧土壤惰性碳含量比禁牧高27.77%,冬牧比燕麦高32.54%。2)与冬牧相比,禁牧16年土壤0~10 cm土层有机碳下降了25.84%,开垦30年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下降了42.79%。禁牧16年土壤0~30 cm土层有机碳下降了10.89%,开垦30年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下降了9.48%。0~30 cm土层惰性碳平均含量冬牧比禁牧高22.67%,冬牧比燕麦高3.60%;与开垦相比,禁牧使惰性碳降低了19.78%。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碳库组成存在显著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引起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库组成变化的重要原因。【结论】禁牧后土壤惰性碳含量降低的幅度大于开垦,冬牧有利于土壤惰性碳的积累;健康草地禁牧之后降低了土壤惰性碳的含量,减弱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影响土壤有机碳和惰性碳含量。因此,通过改善放牧管理,可以维持或进一步增加有机碳存储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健康草地禁牧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
源URL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2253]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左超,罗彩云,赵亮,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惰性碳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24,44(02):96-105. |
APA | 左超,罗彩云,赵亮,赵新全,常小峰,&潘思辰.(202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惰性碳的影响.草原与草坪,44(02),96-105. |
MLA | 左超,et al."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惰性碳的影响".草原与草坪 44.02(2024):96-10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