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木本植物和森林物候数据集构建及物候海拔分异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朱梦瑶 |
答辩日期 | 2024-06 |
文献子类 | 博士后出站报告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王绍强 ; 戴君虎 |
关键词 | 植物物候 物候模型 物候数据集 海拔梯度 中国 欧洲 北半球 |
学位名称 | 博士后 |
学位专业 | 生态学 |
英文摘要 | 植物物候记录了植物重复生命周期事件的发生时间,是指示全球变化的重要指标。植物物候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和欧洲物候观测网的原位人工观测数据,构建了过去70年的中国与欧洲高空间分辨率和长时间尺度的植物物候格网化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中国24种及欧洲6种典型木本植物的物种物候(SP)产品和中国典型森林的群落物候(GP)产品,空间分辨率0.1°,时间分辨率1天,时间范围为1951-2020年。此外,本文还基于遥感物候(LSP)产品,分析了近20年来北半球区域自然植被物候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类型等因素对植被物候海拔分异规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物候数据集显示出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所构建的SP产品具有更小或相似的模拟误差,其中春季的平均误差为6.9天,秋季的平均误差为10.8天;同时,本研究的GP产品与现有遥感LSP产品之间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落叶阔叶林区域,其中春季的相关系数高达0.94,平均差异为8.8天;秋季的相关系数为0.87,平均差异为15.1天。(2)植被物候的海拔分异规律受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显著影响。空间特征分析显示,高山、低纬度及温带地区的春季物候海拔梯度最大,表明这些区域海拔对春季物候的推迟效应最为显著且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霍普金斯”生物气候定律律的适用区域及其局限性;时间趋势分析显示,过去20年间,北方生态系统的春季物候海拔梯度普遍呈减小趋势,尤其在北美洲和欧洲,表明春季物候在不同海拔之间的差异趋于均质化。 |
学科主题 | 生态学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57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9396]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梦瑶. 典型木本植物和森林物候数据集构建及物候海拔分异规律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