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西方海外铁路建设的时空过程、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永玲
答辩日期2024-09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王姣娥
关键词西方 海外铁路 空间演化 建设模式 影响因素
学位名称博士后
学位专业地理学
英文摘要随着中国铁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 21 世纪全球海外铁路建设的重 要参与者。然而,在推进我国铁路大规模“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仍有诸多 科学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西方国家在其海外铁路建设的辉煌时期所积累的丰富 经验,为我国当前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遵循“理论构建+文献分析” 的总体思路,本研究系统探索了西方海外铁路建设的时空过程与影响机制,主 要结论如下: (1)西方海外铁路建设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起步期(工业革命至 19 世 纪 70 年代)、高峰期(19 世纪 70 年代至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期(一战至二战 期间)和低迷期(二战至今)。在起步期,英国凭借其工业和海上优势推动了欧 洲和北美的铁路扩张,私营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铁路投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峰期时,西方国家为获取原材料和开拓市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修建了大 量铁路,巩固了其经济主导地位,尤其是英国在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 美洲的投资显著增加。发展期内,西方国家为弥补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将铁 路建设重心逐渐转向边缘地区,这些地区的铁路发展速度超过欧美国家,推动 了当地经济增长。进入低迷期后,替代交通方式的兴起、殖民地铁路的国有化 以及投资减少,导致海外铁路建设显著放缓。 (2)每个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空间演化特征,起步期以核心扩散为主,铁路 集中在核心国家。高峰期边缘扩散显著,铁路发展在边缘国家初现。发展期边 缘国家铁路扩张与区域分化明显。低迷期铁路发展路径分化,出现多种发展模 式,包括持续增长、持续衰退、倒 V 型、V 型,以及波动模式等。 (3)西方海外铁路建设模式可以从建设主体和主导资源两方面分析。从建 设主体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私企主导模式,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主要推 动力源于贸易扩张和资本流动;国家主导模式,以俄国和日本为代表,主要动 机是政治扩张和军事战略布局;国家领导企业联合模式,以德国、法国和比利 时为代表,旨在实现经济和政治的双重目标。从主导资源来看,分为工程主导 模式和资本主导模式。工程主导模式由技术、工程和市场需求驱动,注重工程 技术、成本控制和市场适应能力;资本主导模式以资本运作为核心,强调通过 金融工具进行投资,获取经济和政治收益。 (4)西方海外铁路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政治因素包括国际关系、贸易政策、战争与冲突等,直接影响了铁路建设的推进;经济因素如投资环境、 利率、汇率和市场需求是主要驱动力;社会因素包括语言、移民网络和文化价 值观,在铁路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因素,如航海技术和电报网络的发 展,推动了铁路建设和融资;法律因素通过立法支持铁路建设并改变了运营环 境;环境因素如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对铁路建设的需求、设计和运营产生了 深远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西方海外铁路建设的成效与影响。
学科主题地理学
语种中文
页码99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09414]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永玲. 西方海外铁路建设的时空过程、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