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结构年轻化的金属玻璃塑性调控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杨成
答辩日期2024-11-24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蒋敏强
关键词金属玻璃 结构年轻化 塑性 动力学弛豫行为 原子拓扑结构
学位专业固体力学
其他题名Modulating Plasticity of Metallic Glasses by Structural Rejuvenation
英文摘要

尽管金属玻璃具有高强度、高弹性以及高断裂韧性等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但是其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能力极其有限,这严重阻碍了金属玻璃的实际应用。结构年轻化,即体系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转变过程,被普遍认为是增强金属玻璃塑性变形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聚焦于结构年轻化及其对金属玻璃塑性变形能力的调控作用,为金属玻璃的性能优化提供机理指导。首先,通过研究金属玻璃多级弛豫动力学行为,揭示了结构年轻化的多尺度动力学图像。在此基础上,通过多脉冲纳秒激光冲击激活快弛豫动力学,成功调控了老化玻璃的年轻化状态,并改善其塑性变形能力。随后,在低温条件下,通过快弛豫的累积激活来启动β弛豫,使金属玻璃产生滞弹性变形,以调控其年轻化状态,进而系统评估了结构年轻化提升金属玻璃宏观拉伸塑性的可行性。最后,利用静弹性压缩和循环扭转分别激活αβ弛豫制备了两组年轻化金属玻璃,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年轻化路径对金属玻璃塑性变形的影响,并证明有效焓是度量年轻化金属玻璃塑性的关键物理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深入分析十二种不同年轻化状态金属玻璃的弛豫动力学行为,发现玻色峰与αβ以及快弛豫的特征温度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这种跨尺度的动力学关联揭示结构年轻化并非仅由单一的αβ、或者快弛豫所主导,而是一个由多时空尺度的动力学事件相互耦合、共同驱动的复杂过程。

2)热力学和弛豫动力学分析表明,多脉冲纳秒激光冲击通过诱导快弛豫发生劈裂,实现了老化玻璃的年轻化。原本在退火样品中,快弛豫表现为单一的弛豫峰,然而经过激光冲击处理后,它会发生劈裂,形成两个独立的子弛豫峰。再退火会使这种劈裂现象消失。结构分析发现,退火或再退火金属玻璃的中程序主要由稳定的面连接型和体交叉型结构组成,而激光冲击处理后,金属玻璃内的不稳定边连接型中程序结构含量显著增加。弛豫动力学与拓扑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证明,快弛豫源于中程序结构的激活,而其劈裂则与中程序的不稳定重构相关。纳米压痕实验表明,快弛豫的劈裂有利于变形过程中塑性事件的激活,改善了金属玻璃的室温塑性。

3)通过低温拉伸循环预处理制备出不同年轻化状态的金属玻璃薄带,结合准静态拉伸和应力松弛实验探究了结构年轻化改善金属玻璃宏观拉伸塑性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单纯依赖提高自由体积含量来增强拉伸塑性的效果是有限的。相反,通过构建软硬区交织的结构,在增加自由体积含量的同时,提高结构异质性,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金属玻璃的拉伸塑性,甚至实现应变硬化效果。

4)利用静弹性压缩和循环扭转预处理分别激活αβ弛豫实现金属玻璃的结构年轻化,并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探究了不同年轻化路径对金属玻璃塑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即使两组年轻化金属玻璃中存在放热焓或玻色峰相似的情况,但循环扭转样品的塑性变形能力仍优于静弹性压缩样品。这种塑性差异直观地体现在两组样品的剪切带拓展模式和断裂特征上。其中,静弹性压缩样品的剪切带以直线拓展,而循环扭转样品的剪切带则呈现出偏转拓展。为了捕捉不同年轻化路径对塑性的影响,对整个玻璃化转变过程的焓进行积分,得到有效焓,并发现有效焓与所有样品的塑性应变之间建立了线性相关。这从实验上证明金属玻璃的塑性屈服是应力驱动的玻璃化转变过程。结构分析表明,两组不同年轻化路径的金属玻璃塑性差异的根源来自与自由体积分布以及中程序结构有关的结构异质性的不同。循环扭转处理导致了金属玻璃更显著的结构异质性,从而赋予其更高的有效焓和塑性变形能力。

语种中文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7824]  
专题力学研究所_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成. 基于结构年轻化的金属玻璃塑性调控[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